计算机程序员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

2017-12-13  本文已影响303人  紫霞等了至尊宝五百年

1 IP地址与MAC地址的关系

MAC是身份证号码,用来识别网络设备本身
IP地址是居住地

2 ARP协议的作用,地址解析的过程

ARP协议作用

将主机的IP地址解析为相应的链路层的MAC地址

ARP 高速缓存的作用

3 IP地址的分类,每类地址的范围,给定IP地址能够判断属于哪一类

3.1 分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

两级的 IP 地址可以记为:
IP 地址 ::= { <网络号>, <主机号>}


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点分十进制记法

3.2 范围

常用的三种类别的IP 地址的使用范围

4 IP数据报分片

4.1 数据报格式

最大传送单元 MTU IP 数据报分片

4.2 IP分片(重点)与重组

大IP分组向较小MTU链路转发时,可以被“分片” (fragmented)

IP首部的相关字段用于标识分片以及确定分片的相对顺序

IP分片过程

假设原IP分组总长度为L,待转发链路的MTU为M
若L>M,且DF=0,则需分片
分片时每个分片的标识复制原IP分组的标识
通常分片时,除最后一分片,其他分片均分为MTU允许的最大分片

需要的总片数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P编址

IP编址(addressing)

IP子网(Subnets)

有类IP地址

IP地址(Addresses)

image.png

特殊IP地址

image.png

私有(Private)IP地址

image.png

5 IP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重点)

子网划分(Subnetting)?

如何区分一个IP子网更小范围网络(子网)?

子网掩码

image.png

子网划分

image.png

子网掩码的应用

image.png
image.png

5.1 从两级 IP 地址到三级 IP 地址

在 ARPANET 的早期,IP 地址的设计确实不够合理。

5.2 基本思路

5.3 划分子网后变成了三级结构

5.4 子网掩码(subnet mask)

从一个 IP 数据报的首部并无法判断源/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划分,使用子网掩码可以找出 IP 地址中的子网部分


IP 地址的各字段和子网掩码
(IP 地址) AND (子网掩码) =�网络地址
默认子网掩码

6 CIDR与路由聚合

CIDR
CIDR与路由聚合
路由聚合-上
路由聚合-下
路由聚合
路由聚合

地址聚合,给出一个地址,能够知道其所在地址块,并会计算地址块中地址的个数,最大最小地址;给出一个地址块,能够合理划分子网

DHCP协议

如何获得IP地址?-上
如何获得IP地址?-下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DHCP工作过程示例-一
DHCP工作过程示例-二
DHCP工作过程示例-三

网络地址转换(NAT)

网络地址转换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NAT穿透问题
NAT穿透问题
NAT穿透问题

7 理解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及路由表更新过程(重点)

7.1 原理

7.2 “距离”的定义

7.3 RIP 协议的三个要点

7.4 路由表的建立

7.5 距离向量算法

收到相邻路由器(其地址为 X)的一个 RIP 报文

7.6 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

8 路由器的结构

“转发”和“路由选择”�的区别

9 IP多播需要哪两种协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