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故事最美散文、诗、短小说收藏夹纯美小短篇

大路货为何成了紧俏品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1195人  虬田
大路货为何成了紧俏品

光从剧情梗概来看,《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我是不会去看的,因为这种故事太普通了,身边的事例就举不胜举,说白了就是一大路货。

为了照顾没观看过这部电影的亲友,为了码字套路的需要,不得已,我还是得啰里啰嗦地把剧情梗概陈述一下:

《摔跤吧,爸爸》是根据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事迹改编的。主人公爸爸马哈维亚,一直想为国家赢得一枚国际金牌,却因故不得不终止摔跤生涯。他寄希望于生个儿子能给自己圆梦,妻子却连续生了四个女儿。就在梦想破灭时,偶然发现了女儿的摔跤天赋,决定训练她们去摔跤。然后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印度体育史上第一块摔跤金牌,圆了国际冠军梦。

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成功励志故事,对于我这个农村的70后来说,简直太稀松平常了,根本就不是个什么事,怎么会有吸引力呢。因为在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记忆里,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有多少的家庭、多少的人不在时刻励志着?

但是我还是去看了。不是我要去看,是因为我是个爸爸。想到如今的孩子,认识一头猪都得跑到动物园去,空口跟他们说贫苦与励志,无异于讲梦话一样的不可靠。这样的现实环境逼得我必须要带着孩子去看这部电影。

电影院里的观众大致相同,都是拖着孩子来,陪着孩子看的。开映没多久,剧场里就稀里哗啦地流了一地眼泪。

我的泪点很高,觉得没什么可哭的。不是我高冷,不是我心肠铁石硬。是生活的磨炼使我坚强,使我有泪不轻弹。

当看到囊中羞涩的马哈维亚为了给孩子们弄一块标准的摔跤垫,向邦体育局申请,被官僚奚落,只好拿床垫替代的画面时。我还是哭了。

别人是为剧情而哭。我是触景生情而哭,为我自己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而哭的。

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县城上初中。开学不久,学校开校运会,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我其它的没有玩过,只好报了1500米长跑。

时间、项目确定了,学校到比赛时才会提供铅球、篮球等运动器材,其它的一概不管。

作为农村来的孩子,我最好的鞋子就是“解放鞋”,为了保护好解放鞋,平常走路都小心翼翼的。因此,在训练时,打赤脚跑。鞋,已不是问题了。

校运会比赛的那一天,正是九月底,太阳火辣辣的,运动场上的人,个个汗流浃背。我的麻烦随之来了。为了防止中暑,必须要穿运动短裤上场。

我去哪里找运动短裤呢?可箭在弦上,临阵逃脱不是我的风格。我咬咬牙,把外裤脱下,穿着裤衩上。裤衩是母亲用大人做衣服剩下的咔叽布缝的,又厚又挺。只是那个年代的松紧带松垮垮的,我又瘦,跑起来万一风一吹,裤衩极有可能脱离岗位,使我裸奔。

容不得我多想,各就各位,裁判扣下发令枪,大家箭一样地朝前冲。我只能一手扯着裤衩,一手摆臂,拼命地跑,终于在第三个冲过终点。

我的故乡并非贫困地区,我家庭也不是一贫如洗。但就有如此之窘状,而且在当时是很普遍的,可见当时我们的生活水平有多低。

说完我自己,再说说大的、典型的——中国女排。电影主人公马哈维亚是一家人绑在一起励志的。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女排,是一个大集体在励志,甚至可以说全国人民在励志。中国女排呕心沥血的成长,中国女排旷世奇伟的五连冠,其艰难困苦和精神价值,不是马哈维亚一家人可以比拟的。

可又会有几个中国人能记住孙晋芳、侯玉珠等这些当年的巾帼英雄?又会有几个中国人为当年的中国女排流下感动的泪水呢?

其中原因,除了我们对苦痛健忘外,就是没有讲好故事,讲出感人肺腑的好故事。所以国家领导人嘱托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这个原因。

毋庸置疑,在这个世界上,每天发生的故事大同小异。艺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能把大同小异平平淡淡的故事讲得五色斑斓有滋有味。

《摔跤吧,爸爸》就是运用欧美的艺术手法进行编导的。导演用足了渴望与阻碍这一对矛盾,然后通过主人坚持不懈的行动抗争,使剧情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在印度国内的反响也是巨大的,它痛斥了印度歧视女性和官僚懒政等劣根。这作为印度顽疾沉疴,由来已久,并非导演一夜之间的神奇发现。

向全世界自爆家短,是要得到政府高层的许可支持的。

电影作为大众艺术,直冲视觉,通俗易懂,能简捷地把社会价值观和政府意志融入人心。这一点,政府智囊团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们一拍即合。透过现象看本质,窥一斑而见全豹。无疑,这部电影是在为莫迪政府站台的,并为之发出了最强烈信号。

莫迪政府在借电影艺术地向世人宣告,他们已下定决心,他们要打破藩篱,他们要兴利除弊,他们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他们要对社会进行一场破釜沉舟深层次的改革。

印度一直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国家。君不见,他时时惦记着别人家的院子,惦记着别人家的水塘,惦记着偷邻居家果子被发现被打了一巴掌何时才能报仇……他们卧薪尝胆,磨刀霍霍。

想法要靠实力去实现,有了实力才能在方方面面上占主动权。但实力靠金钱买不来,只能靠改革才能大步前进,迅速积累,抵达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就是他们最大的渴望。

《摔跤吧,爸爸》的导演准准地抓住了为政治服务的这只大手。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天时地利人和,成功地把大路货打造成了紧俏品,创造白菜卖出螃蟹价的奇迹,票房自然一次又一次地冲向新高度。

当我们花了大价钱舒舒服服地坐在剧院的软席上,嚼着爆米花,啜着可口可乐,淌着悲天悯人的泪水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除了感慨之外,我们是否想到该要去做些什么呢?

更重要的是,小康之后的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还能拥有剧中主角那样为自己、为祖国的荣誉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和情怀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