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择思集

《西游记》中的狂欢精神与集体无意识

2018-08-27  本文已影响19人  80a257a8de42

     一、

  在《西游记》的“大闹天宫”几章中,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对平等自由精神的张扬,这主要是通过孙悟空的行动体现的。在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后,他将自由平等的精神带入了天界。

  在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天宫里,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在《西游记》中,天神中地位最高的是玉帝,以下的神仙按照等级制度,也有各级不同的地位。所谓的“天堂”也不是人人平等的乌托邦,依然存在着以等级秩序为基础的一系列规范,比如猪八戒和沙和尚,本来也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后来由于犯戒而被贬。猪八戒被贬到下界,表面是由于“好色”,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由恋爱观念和行动,触动了充满压抑和教条的僵死封建道德。而沙和尚只不过是无心之失,打破了一个琉璃盏,其实根本原因是他在天界的地位低下,属于神仙中的“下层”,所以虽然犯的错误比猪八戒要轻的多,但是处罚却重很多。而且在这种制度下,还要依个别的情况而定,孙悟空做弼马温时,虽然官小得不得了,又弃官打出南天门,应该比猪八戒和沙和尚的惩罚还要重。但是由于孙悟空本领高强,回去又作了“齐天大圣”,虽然有名无禄,却也逍遥自在。

  孙悟空作了“齐天大圣”后,在与神仙的交往中,采取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态度,无论是对地位崇高的“三清”、‘四帝“,还是对一般的普天星相,河汉群神,都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不因为他们谁的地位高就奉承,地位低就不与理睬。

  在以后的取经过程中,虽然有如来和玉帝的支持,但是在降妖除魔的过程中,也受到这些朋友的真诚帮助。包括和孙悟空相斗的二郎神,后来在没有任何官方职责的情况下,帮孙悟空捉妖。可以说孙悟空在做“齐天大圣”这段时间里,打破了不同等级、不同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体现了把处在不同等级秩序中的人,从他们的受压抑和束缚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这正是一种狂欢式的生活。

  二、

  尽管作者可能无意写出狂欢的意义,但是作为代表民间文化立场的作家,将几千年来人民的狂欢世界感受写入书中,体现了一种文化无意识的影响。所以伟大的著作所蕴涵的声音,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思想和意识,而且也反映了作家所处文化氛围的集体无意识。这正是一切伟大著作的共同之处。正如巴赫金所说:“狂欢式——这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世界感受,这种世界感知使人解除了恐惧,使世界接近了人,也使人接近了人(一切人卷入自由而亲昵的交往)她为更替和演变而欢呼,为一切变得相对而愉快。并以此反对那种片面的严厉的循规蹈矩的官腔,而后者起因于恐惧,起因于仇视新生与更替的教条,总企图把生活现状和社会制度现状绝对化起来,狂欢式世界感受正是从这种郑重其事的官腔中把人们解放出来。”

  巴赫金虽然立足于西方的民间文化,而总结出狂欢化的世界感受,但是这种感受同时也具有世界和历史意义。无论是对欧洲的中世纪,还是东方的封建社会,都有一种普遍的适用性,反映了一种人类历史共时性的必然。

  正是孙悟空的带有狂欢精神的态度,才能使他以“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的方式,在充满森严等级秩序的天庭“自由自在”。才能在与其他神仙的交往中,不再有郑重其事的官腔。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而与一些一般的神仙则称兄道弟。这种随便和亲昵的关系,在无形中消除了官方种种恭敬、仰慕、烦琐的礼节和对权威的畏惧,取而代之的是如同广场上随意自由的交往。显示出平等、自由、欢快的狂欢精神,这种广场所象征的是一种博大而无限的狂欢世界,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狂欢世界因此有一种梦幻的意义。

  三、

  在“大闹天宫”的前几回中,节日狂欢的几种形式表现的最为充分。首先,是混战和打斗。虽然孙悟空两次被招安,第一次被封为“弼马温”,第二次被封为“齐天大圣”,但是他和天庭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因为孙悟空的花果山和玉帝的天庭,代表了两个对立的世界。前者是代表非官方的民间的普通劳动人民和城市平民的下层世界,而后者是代表官方的封建统治阶级和宗教势力。尽管天庭为了缓解矛盾,两次对孙悟空招安封官,但都不是诚心的,而是带有欺骗性质的。第一次封为“弼马温”是利用孙悟空对天界的官阶制度一窍不通,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贯伎俩。镇压和欺骗,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对付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的不同方法而已。有时用其中之一,有时二者蒹施。孙悟空在初当弼马温时并不知道真相,显得颇为得意。在一次欢饮之间,他问到弼马温是什么官阶,位居几品。当众人回答他说没有品从时,他竟以为是大之极也。最后才知道是未入流的小官。所以一气之下打出南天门,自号齐天大圣。玉帝一见欺骗不成,立刻又采用镇压的手段,派天兵天奖捉拿孙悟空。这是孙悟空与天庭第一次交战,结果孙悟空获胜。这场战斗,显示了孙悟空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与无穷的力量。孙悟空和天神们在打斗之前还相互对骂,如猴王打败巨灵神时笑道:“脓包!脓包!”孙悟空面对十万天兵,还能谈笑风生,表现了对统治阶级和最高统治者的蔑视,显示了人民的力量。整个战斗完全是在孙悟空的掌握之中,既有辱骂和打斗,又有诙谐的笑,这是一种节日狂欢的体现。而战斗得胜之后,“那七十二洞妖王与那六兄弟,俱来贺喜,在洞天福地,欢乐无比。”这正是民间节庆、亲朋相互拜访和庆贺的情景。大家在一起切欢聚一堂,其乐无比。而玉帝镇压不成,又只好故计重施实行招安,可见封建统治阶级反复无常。太白金星表面上充当和平使者,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其实老谋深算。如他对玉帝说:“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罢了。”“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太白金星的言语是封建官方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集阴险狡诈与厚颜无耻于一身。果然,他又一次胸有成竹的去花果山招安了。

  书中写道:“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更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太白金星,就是利用了孙悟空“注名”的弱点,又一次施展欺骗的伎俩。这回比上次更隐蔽,没有人向孙悟空挑明真相。

  孙悟空本性好动,到处交朋识友,与神仙们称兄道弟。天庭对孙悟空不可能完全信任,为了“恐后闲中生事”,让他去管蟠桃园。这又体现了官方的价值观和民间价值观之间的对立,前者等级观念森严,严肃、压抑,没有自由和欢乐;而后者崇尚平等、热爱自由,喜欢无拘无束。无论是多少位高权重的神仙,孙悟空都以一种平等的态度相待,对人真诚、坦率,“俱只以兄弟相待,彼此称乎。”所以他的行为为官方所不容,立刻有人为了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提出要对孙悟空进行约束,所以天庭又授予他一个无权的看蟠桃园的闲职,其实这和“弼马温”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果然,在天上的蟠桃大会时,官方的节庆礼仪等级观念再一次激怒孙悟空。在看透统治阶级的虚伪本质之后,孙悟空也来一次“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将赤脚大仙骗往别处,先到蟠桃会,后到兜率宫,不但大吃大喝,而且又将美味佳肴带回水帘洞做个“仙酒会”。这种狂欢的情节,将民间节庆里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颠覆日常严肃的等级秩序和规范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畅快的狂欢审美愉悦。

  这回玉帝看见对孙悟空用一切安抚的办法都无法奏效,决定采取严酷镇压的手段,要彻底的把他和花果山消灭,天兵天将布下了天罗地网,把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这回战斗比前一次更加激烈,因为双方的矛盾已经彻底的激化,再也没有妥协和和解的余地了。虽然战斗看起来异常激烈,但是孙悟空凭着超凡的本领和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产生任何的动摇,即使“那独角鬼王与七十二洞妖怪,尽被众天神捉拿去了。”孙悟空也没有气馁。“天明看我使个大神通,拿这些天将。”表现出无比的自信,这自信来源于民间节日的精神。

  四、

  孙悟空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同时代表了民间的力量和人民的整体,因此他的力量是永无枯竭的。广大人民的力量一旦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就是不可战胜的。面对强大的封建反动势力,孙悟空给予的是蔑视:“量你这样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正如巴赫金所说:“狂欢节以其所有的形象、场景、猥亵、肯定性诅咒,表露了人民的这种不朽和不可毁灭性,在狂欢化世界里,对人民不朽的感受是跟对现存权力和占统治地位的真理的相对性感受结合在一起的。”

  作为全体劳动人民的代表和民间狂欢力量的化身的孙悟空,其不朽和不可摧毁性集中表现在孙悟空被擒后的表现。孙悟空之所以被擒,是所谓的德高望重的老君施以偷袭的结果。不过捉住孙悟空后,无论是刀剑相加,还是雷打火烧,都不能让他有丝毫损伤。自作聪明的老君不但没有让孙悟空在八卦炉中就范,而且倒让他炼成了“火眼金睛”,出来以后,比以前更加的勇猛。“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这场打斗和以往不同,以前还有一些规则,这回已经是“乱嚷乱斗”,代表威严、神圣的整个天宫,已经被孙悟空闹得乱作一团,狂欢的情节在这里进入了高潮。

  但节日的狂欢毕竟是短暂的,节日过后,人们还得回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孙悟空被如来连蒙带骗,压在五行山下,但这并不代表民间狂欢精神的失败。因为主要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孙悟空在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后,又开始了新的路途,并且有可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积极的,因为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所体现的狂欢精神只是以一种否定的形式出现。否定封建等级秩序,打破剥削人,压迫人的官方统治秩序,彰显民间狂欢的自由、平等,以更新、变化反对规范和教条对人的自由的束缚,表现人民的力量与不朽。在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再次出来时,他虽然仍然保持桀骜不驯的个性,但是同时也担负起了为人类探求真理和造福的重任。孙悟空的狂欢精神,将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和更高的层次上得到新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所说的未完成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