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考试党(CPA CFA 考研 司法公务员等)

法考小案例合集(五)——厚大法考

2019-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厚大法考

#法考小案例# 21

司机李某在倒车,发现车边有小朋友,就下车跟小朋友说“叔叔要倒车,车边危险,你们到其他地方玩吧”。小朋友们就闪开了。李某看到小朋友离开了,就放心倒车,结果有一个小朋友抱着轮胎不放,被轧死。本例中,行为人李某的行为如何评价?

本案中,根据案发当时的描述,行为为张某不可能预见到有小孩抱着轮胎,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法考小案例# 22

张小三的父亲张三因虐待张小三被撤销监护人资格。那么,第一问:张三是否需要继续向张小三支付抚养费?第二问:若张三连续五年没有支付抚养费,张小三能继续向其主张吗?张三能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拒绝支付?

监护资格撤销不影响抚养费的承担;三费(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不适用诉讼时效。

#法考小案例# 23

例1:张三买了一辆轿车,刚刚开出4s店,发现前面有两个人。张三踩了一下刹车,发现不仅速度没有降下来,车反而还加速了,结果前面的两个人被撞死。 例2:张三买了一辆二手的轿车,已经开了20万公里,平时经常出故障,某日张三没有检查车况就又开车上路了,开着开着刹车坏了,撞死了两个路人。 例1和例2中,如何评价张三的主观心态?

主观过失与无罪过事件(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的区别在于“社会是否所禁止”(社会禁止理论)。例1中“开车的危险”是社会所允许的,且张三虽然预见到此危险,但无法避免,属不可抗力;例2中开破车不检查车况就上路,为社会所禁止,主观至少是过失。

#法考小案例# 24

张三是一位果农,为了防止路人偷吃树上的苹果,在果树上涂满了农药,然后在旁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果树上有毒,死了活该”。结果有人被毒死。本例中,张三的行为如何评价?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两者都预见到结果可能发生,但间接故意主观心态是“放任”,过于自信的过失主观心态是“反对”,一般情况下,区分两者重点在于有没有采取避免措施,有则为过失,无则为故意。本例中,张三采取了避免措施,应为过失,但该避免措施在经验法则上几乎不可能防止结果的发生,所以主观心态应为故意,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而非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法考小案例# 25

2000年4月1日,张三的某权利受到侵害(适用普通诉讼时效),直至2019年4月1日张三方知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但其不想和人对簿公堂,一直没有起诉。直到2020年6月1日,张三始向法院起诉,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本例中,张三的诉讼时效是否届满,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

划重点:最长诉讼时效20年,自权利受到侵害时起算(客观标准20年),2020年6月1日,诉讼时效已经届满。法院可以被动适用时效抗辩,判决驳回张三的诉讼请求,但不能裁定驳回起诉。

来源:厚大法考教学

上期内容:法考小案例合集(四)——厚大法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