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文学,诗歌,共享。读书

我们都在故事中—— 读《哺乳期的女人》

2018-09-24  本文已影响20人  河肀山

       我对毕飞宇先生一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兴许是因为我们同根同源,生长在同一块土地,喝着同样的水。又或许是他的作品里投射了太多家乡的影子,兴化的水,兴化的人,丝丝点点,都氤氲着家乡的气息,使我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将一颗赤子之心寄予故乡。

       初读《哺乳期的女人》一文,就给了我一次极大的震撼。惊讶于毕飞宇先生细腻的笔触,感叹于小说中的人伦是非,惋惜于人物悲剧式的命运,又困于其中爱与折磨的纠缠,久久无法走出。

       小说将现实社会展现地太过于真实,以至于我完全将自己带入了故事。小主人公旺旺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自幼与父母分离。父母之于年幼的旺旺莫过于一张汇款单,就像断桥镇之于旺旺的父母,也早已莫过于汇款单上遥远的收款地址。每个人自呱呱坠地起,就会对母爱有着渴望。冰心曾在“爱的哲学”里将母爱放在了第一位,她笔下母亲的形象具有基督教母的神圣,“母爱”是万能的济世良方,支撑宇宙的惊天大石和躲避时代风雨的心灵港湾。对年仅七岁的旺旺而言,失去母爱将会是一生的缺憾。同样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我似乎特别能理解旺旺。我也依稀记得小时候会羡慕被妈妈抱在怀中的婴儿,尽情地享受母亲的爱抚。后来再大一点,到了上学的年纪,又会羡慕上下学有父母接送的同学。人情所至,我无法不与旺旺感同身受,所以在当他看到“惠嫂的乳房因乳水的肿胀而洋溢出过分的母性”时,他的企盼与忧伤似乎与我是同步的,没有任何的亵渎,只有对母爱单纯的渴望。当我知道他坚信“惠嫂的奶水就是天蓝色的,温暖却清凉”,心底又会五味杂陈,对这个从未吃过母乳的孩子来讲,母亲究竟意味着什么?

       母亲是旺旺最大的奢求,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他在惠嫂请他吃奶时那一句“不是我妈妈”刺痛了多少母亲的心,他只是作为一个孩子单纯的渴望母爱,又有什么错呢?可断桥镇的人包括旺旺的爷爷非但不能理解,反而闲言碎语彻彻底底地伤害了旺旺幼小的心灵,旺旺的童年已然是不完整的,而他今后的成长道路又会布满多少荆棘,我们都没有勇气去想象。

       小说中的惠嫂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形象,她“有一种产后的充盈与产后的幸福”,可以说惠嫂满足了旺旺对母亲所有美好的遐想,这种过分的母性无疑是旺旺的致命伤。惠嫂在旺旺的心里已经成了另一个母亲,相比于自己生母的模糊、遥远,惠嫂则显得更加清晰、切实。旺旺偷看惠嫂也仅仅是为了更靠近母亲一点,感受母亲的温度。就如同当年我看我母亲给弟弟哺乳同样会格外的出神,那时候我会觉得世界上最温馨的场景莫过于此了。如此,年幼的旺旺所做出的“出格”的举动也成了情理之中,只不过是出于旁人的意料之外罢了。

       惠嫂是典型的留守妇女,与惠嫂一样,小说中旺旺的爷爷同样代表了一个社会群体——留守老人。毋庸置疑,爷爷对旺旺有着发自内心的疼爱,奶奶过世后,是爷爷独自一人将旺旺抚养长大,含辛茹苦自不必说。但爷爷毕竟是在传统文化里泡大的老人,他有自己对人伦纲常的认知底线。他可以在旺旺无理取闹打翻饭碗的时候抑制住自己的怒火,但绝不能忍受旺旺做出任何有悖于传统的行为。爷爷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汇款单已经代替了子女的存在,风烛残年的时候,旺旺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他爱旺旺,这种爱虽与父母之爱没有轻重之分,但却有意义之别,终究弥补不了旺旺心里的缺口。他希望旺旺成为栋梁之才,有传统的士子之风,所以当他得知旺旺有“出格”之举时才会异常的愤怒。我们虽然能理解爷爷爱孙心切,但这种爱与折磨也是最令人痛心的地方。在我的童年时光里,也曾重复出现过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离开家去外地的那天晚上,我总要痛哭流涕一场,但当爷爷奶奶问我是不是想念他们的时候,我总是果断地回答不是,那时只知道自己是不愿意承认,却不知道为什么不愿承认。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在他们离去的时候,不仅仅是不舍,还有一个“怨”字。怨他们为什么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好不容易适应了家里有他们的存在,他们却挥一挥衣袖,云淡风轻地走了。有时候大半夜里睡不着觉,还会跑到他们的房间里,幻想着他们可能偷偷回来了。可结果总不能如愿。这样的心理落差我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随着年龄渐长,长期在外求学,与爷爷奶奶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思念不知从何时起就成了一种习惯,说不上悲伤,只能算是一种压抑,默默地埋在心里。初读这篇小说,热泪盈眶,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不忍卒读,什么叫潸然泪下,我和旺旺的成长道路,心灵历程都太过于相似。那种思念的痛苦与压抑第一次被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对毕飞宇先生,我想除了景仰之外,还有感激,他的作品可以让我直面自己的内心并且看透自己。

        除此之外,小说还揭示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劣根性——看客心理,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看客”。当断桥镇的居民听说了旺旺的举动之后,便开始了闲言碎语地评论,但是“人们的心情并不沉重,是愉快的,新奇的”,可谁又能知道这些无稽之谈将会是旺旺幼小的心灵上一道永恒的伤疤。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样的事谁都深有体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每个人都应使人言可敬。

      《哺乳期的女人》这篇小说虽只有短短几千字但却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毕飞宇先生在表达出对社会深切忧虑的同时,也寄予了自己满怀的期待。他的故事其实是每一个人的故事,透过他的小说,我们总能找到熟悉的影子,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活在故事里,可以和书中人物同呼吸,是读者的幸福,也是作者的伟大。而我们所要做的其实是将故事写好,希望每一个看到这段故事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些东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