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走进学生生命的老师
——徐州班主任研修纪实
叶澜教授说:学校教育要从外在的工具价值转换到对内在的生命价值的追求。确立生命价值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当前学校教育应作出的价值选择。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走进学生的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2587/b9fab4d4cb4327a8.jpg)
一、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坚持素质教育方向,还是坚持应试教育方向,关键不是看考试取向,而是看价值取向。当前焦点不是应试,而是应及时建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的课程体系。
例谈: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下降。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引发思考。特别是现在很多男孩子连引体向上都做不了一个,不得不引发教育的思考,我们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反观国外教育,美国小学生每天下午3:30就放学了,男孩子大部分喜欢打橄榄球,从小就进行身体的碰撞、对抗,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使其身心愉悦,性格开朗。这些运动对身体的锻炼和意志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有人存在的校园是最美的,有欢声笑语的校园才是最美的。人,才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再冰冷的地方,只要有了孩子的欢声笑语,就是美的。
未来学校的发展应该是师生、生生,共同生活的空间。师生共同坐下来聊天的空间随处可见。
1. 教育如打地基,应慢一些、深一些、少一些。
那些速成式、浅尝式、负账式的教育。根基不深,终将失败。
2.教育如做农事,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2587/0f373e7b770073fb.jpg)
蔡元培说:教育者要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选择种种适应之方法以助之。就像农家对待植物那样。
思考:学校教育应尊重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把孩子变得不同而不是变得相同。我们要通过施肥浇水,让树成树,让花成花,让草成草。给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让他们成长为他自己。而不是通过高压政策,把孩子作为自己的晋升的工具,更不能把孩子当盆景,当玩具,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伤害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2587/9da3d3a14286859b.jpg)
2.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不是那些重要而紧迫的事,而是那些重要而不紧迫的事。包括你的专业发展、人生规则、孩子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为什么一些名校的尖子生在社会上成为领军人物的却很少,在行业内成为翘楚的却很少。而有的普通学生却成为了某一领域的精英。根本原因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只教给了他们怎样成为优秀学生,却没有教给他们怎样成为优秀领袖。那些优秀的学生他只能管好自己,却不能更好的管理别人。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之路。
默多克在《教育:最后需要开垦的地方》中说:对待学生,就像对待金子一样。
陶行知先生诗云:人生天地间,各自有天赋。为了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我们培养学生要有做大事的人生态度、影响社会走向的人生志向和改良社会风气的人生抱负。教育应当为人生服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2587/3b29e9f72b2cf30f.jpg)
学校是未来社会的缩影,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生命,影响生命,成全生命。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2587/1f6c6372d73c542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