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阿华:一个坎坷又圆满的爱情故事

2020-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九月燕谈

阿华出生于1970年,在她快35岁时,未婚。

那时她在镇上一个纸厂工作,左手食指点起一张薄锡纸,右手刷子粘上米浆,“擦”地一下,火柴盒大小的锡纸就贴在硫磺纸上。一张硫磺纸贴四张锡纸,她双手在身前飞快地配合着,翻硫磺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很多比她年长的已婚妇女,她的同事,经常在她面前苦口婆心劝她相亲,都三十好几了,她都不应,一笑而过。没人知道她内心在想什么。

一个月后,已近深秋,凉风四起,人们披上了外套,穿起了毛衣。

有一天早晨,狂风暴雨,马路上很多赶工的男男女女,罩着雨衣,穿梭在雨林中,朝着上班的方向艰难地骑着单车。

阿华终于到达厂子,手脚冷得发抖,嘴唇在打颤。她一手拎着还在滴水的雨衣,一手拿着一包裹得很严实的硬邦邦的东西。

“呐,糖果”, 还没等大家开口,她就用手拨拨那包裹的雨水,在第一排工位的第一张桌子摊开来。

大伙儿都沉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个事儿。

“我这个月底25号结婚,今天你们吃我一颗糖,就都接受这个事实了!”

阿华一边喊着工友的名字,一边向她们扔去一颗糖和一包饼干。大伙儿一个个顿在那,嘴巴半开着,接到阿华抛过来的糖后终于说话了:

“行呀,阿华!”

“嘿,可真够保密的!”

“恭喜恭喜!”

“什么时候的事儿呀?”

……

她笑笑,说了句“近…近来的事”,回到工位继续刷起锡纸来。

阿华25岁那年,在广东一家玩具厂打工,遇到一位男生,来自家乡的邻市,长173的身高,有点黑壮黑壮的,特别幽默,经常逗得阿华哈哈大笑。没多久,他们在一起了,那是她的初恋。

一年后,阿华的母亲知道了,三翻四次在她面前哭天喊地,就是要让她跟男孩子断了关系,因为他的家乡实在太穷,以前她母亲认识的好几个同龄人嫁到那里,不是被打被骂就是沦为生育的工具。

她的母亲是死活不同意她们往来的,除非断绝母女关系。

这怎么能说断就断呢?阿华的父亲在她2岁那年就因到山底下拾柴草滑到水库里去世了,从此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分!非分不可!

半年后,她收到那男孩子的信件说,他在家人的安排下即将要结婚了。

从此,阿华好一段时间过得昏昏沉沉,好像世间浑浊了,看不清楚方向。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除了在镇上的纸厂干活补贴她跟母亲的家用,其他不管不顾,平静地,像死水一般,日子没有一丝丝波纹。

但就在阿华35岁生日那天,也就是阿华给工友发喜糖的半个月前,当年那男孩子,阿华的初恋,找到了阿华家,把阿华惊得杵在门口那里,不知所措。

岁月没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倒是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多了一份成熟稳重的魅力。他眼睛直望着阿华一眨不眨,目光多出一份急切。

他因心中太想念阿华,十年如此。他的妻子感到绝望而提出离婚,带走了一对儿女。

他想着自己一定要到阿华家再看一眼,成或不成,日后也便死心塌地。

阿华的母亲不再像以前那样排斥这个男人,因为她现在最大心愿就是女儿早日嫁人免她忧心。

最后,男女主人公结婚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