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事儿

醋中的“茅台”——贾氏贡醋

2018-12-25  本文已影响1人  bc421407dbc7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般认为这一说法始于宋朝。米在宋朝是主要粮食。酱在宋朝才明确地指酱油。在宋朝以后,醋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醋,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记载“醯入主醯”,“醯”是指醋和其它各种酸味品,由此推算,醋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各地物产气候不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食醋,“贾氏柿子醋”就是豫西一带风物的典型代表。

  宋初,原居陕州府的贾氏族人为躲避战乱迁之南部的土塬窑居。黄土塬遍布柿子树,柿子树为吉祥树象征,寓意日子红红火火万柿(事)如意。老话说得好:“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柿子味涩不能即食,霜降一过,民摘之置于缸,待红软时食用。

贾氏族人一智者,将多之柿子分缸密存之,以观其变。来年惊蛰时节揭盖发现软之如泥不能拾起,清明时节拂鼻闻之亦有酒味,酸味微,端午节后变酸,酒味消,小暑酸益浓,大暑最浓、浑,放之立秋色清,柿香味浓,酸味香醇,遂献于贾氏族长并召集族人品尝。众饮之,顿觉酸味香醇直沁心啤。长久饮用竟有止咳生津、美白美肤之效。

一日官巡陕州,闻众人用之做菜、饮用,奇取杯尝之后大赞真乃人间佳酿。不敢独享,即派人送呈太祖赵匡胤。尝之龙颜大悦,赐封为贡醋。由此“贾氏柿子醋”便作为贡醋名扬天下传承至今。

宋代徐乾在他的《屐人记》中曾有过描述: “贾太公哲术数,徒过岭,枯树野果,生涩而摘,挥执锹钁,埋锅而酿,久经地气,方可取饮,无酒之酣,万般果醕,止咳生津,尽付畅饮,众啧称奇。”这也是关于柿子醋和酿醋技艺的最早记载。

  醋,味酸、甘,性平。归胃、肝经。能消食开胃,散淤血,止血,解毒,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质量好的醋,酸而微甜,带有香味,在调拌各种热、冷菜,只要用量适当,做法精巧,就能烹饪或凉拌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

醋作为一种调料品,具有激起食欲、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等好处。醋除了有调味功能,还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和医疗价值,具有杀菌解毒、降血压、健美减肥、美容护肤、抗癌、消除疲劳等功效。

酒文化、茶文化,都是文化,醋也是中国文化。贾氏柿子醋即是有文化的醋。

现代人都知道三门峡是因水而生,三门峡是先有大禹斧开三门,新中国之后因建设三门峡大坝而闻名。当年老子骑着青牛走过崤函古道蹒跚来到函谷关,写下了不朽名篇《道德经》。

在黄河最后一个拐弯的黄土高原上,一群淳朴的手工业者正用上善之心传承着有千年历史的贾氏贡醋,让更多的人在工业化盛行的时代,品尝到穿越千年的中华味道。这里有河叫乾涧河,有村叫南朝、北朝,还有五帝村、重王村,这片土地神圣而厚重。张照杭就生活在奶奶的醋窖里,奶奶对他说,咱家的醋曾经被封过貢。如今作为贾氏貢醋的传承人,张照杭守着一孔孔旧窑洞,传承千年技艺,立志再现柿子醋醋辉煌。       

柿子树是上天恩赐的礼物,大多都生长在地头埝边,吮吸着黄土地丰富的磷钾氮,即使不施肥无修剪,依旧可以生长的很好。陕州灵宝一带百年柿子树依旧比比皆是。作为传承千年的贾氏贡醋,酿造之初对所选取的柿子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须选择颜色红艳光泽比较好,表皮光滑又比较薄的火晶柿子,因为它的果肉蜜甜,甜而不腻,口味独特,用它所酿造出来的手工柿醋,味道也会更加酸味香醇可口。

一片土地孕育一方风物。陕州地坑院窑洞古时作为居所,用于储存酿造柿子醋具有别处任何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

贾氏贡醋的质量和独特口味与其酿造的环境有关,由于酿造的时间长,而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使得洞内温湿度都能保持常年恒定,为柿子醋的酿造自然发酵提供了稳定均衡的环境,这种环境会促使不断产生微生物,柿子醋在窑洞中储存时间愈久,味道也会越发的香甜柔和又醇厚。       

贾氏贡醋千年传承的不仅是独特的技艺,窑洞醋窖这一历史悠久的酿醋形式,也传承着中国古老的醋酿文化。采用古法手工酿制传统柿子醋,如今又有了现代工艺的保障,也为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品尝到穿越千年的味道创造了可能,贾氏贡醋也被列入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名录,进而走了现代人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