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人民性和大众性(重温)
2025-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水河
文学的人民性:文学的人民性是指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它强调文学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以及文学在表达和传递人民心声方面的作用。文学的人民性不仅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上,也体现在艺术形式上。例如,作家在作品中描写的事件、刻画的人物必须是对人民大众具有重要意义或者是为人民大众所关心、所喜爱的。当下,人们所关心所喜爱的事件涵盖了社会热点、正能量传播、科技创新、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文学的大众性:文学的大众性指的是文学作品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具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和社会影响力。它强调文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以及文学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功能。文学的大众性要求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考虑到普通读者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使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得文学作品能够深入人心,引起共鸣。在语言和风格方面,一是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使文章易于理解;二是真实自然,使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真实感;三是情感真挚,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引起读者的共鸣。
综上所述,文学的人民性和大众性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人民性强调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内在联系,而大众性则强调文学作品的普及性和接受度。两者共同构成了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