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有感

2023-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凡世炼心

公园的步道两旁种着两排挺拔的银杏树。金秋十月的银杏叶一片碧绿,有些碧绿的叶片在扇尾处微微发黄,到了冬天满树清凉的碧绿将被染成一片灿烂的亮黄色,让人期待。

有些银杏树已经结了深黄色的果实,看起来个头比花生大些,比龙眼小些,一串一串的隐藏在绿叶之间。据说银杏果是味中药,可以治疗疾病。植物的根、茎、叶、果乃至树皮都可入药,真是让人惊叹。大概因为人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生于斯、长于斯,须臾不可离。

眼前的一排银杏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但其中一颗树比较另类,这颗银杏树的树干看起来和其他树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稍微细了一些,但和其他树满树翠绿不同,这棵树的树叶基本上尾部都发黄了,看起来有些枯萎。

虽然这棵树上挂满了银杏果,但果实比旁边那棵树的果实小很多,它要么营养不良,要么生病,希望公园的园丁早早发现,早早治病。

银杏树下方是倾斜而下的草坪,另一端连着河边的步道。我往前走,发现郁郁葱葱的草坪上有很多小麻雀,大概被我的脚步声惊扰。它们如同听到号令一般齐齐飞向旁边那棵又高又壮的柳树,十分优雅地落满了柳树大大小小的枝干,在枝头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下雨的时候,公园里除了雨声就是小鸟的说话声,甚至比平常来公园听到的声音更大些,也许小鸟也喜欢下雨天,也许它们平常就是这样,只是没有的雨帘的衬托,我的注意力更多被人声、车声和水声分散了,所以听而不闻罢了。


投身成鸟、或树、或人是命运的安排吗?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差别让人不得不正视这一点。

在我看来,树的生命比较痛苦。数十年如一日地呆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它的种族之所以在自然界中愈发壮大,只是因为人们需要它保护生态环境、制造氧气,这是它的使命,可它不理人类这些意图,只觉得自己的使命是在一岁一枯荣中发芽、长高、开花、结果。

小鸟显然比树更幸运,它们摆脱了大地的束缚,成为天空的精灵,和我们一样呼吸着这片空气,享受着阳光雨露,吃着小虫,喝着水得以生存。它们也会生病,也有集体智慧从自然界中找到治病良方,可自救能力应该非常有限。若真是摔断翅膀,只有人才能帮他们治好,要不就被无法飞行,只能自生自灭,被自然淘汰。

若鸟和树没思想,想必自在许多;若有思想,想必会也只会在他们群体的认知范围内痛苦;相比于树和鸟,人最幸运,但困惑也最多,因为人没法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好好生活,他总会有不满足于现状、想要挣脱思想束缚的那一刻,困惑就产生了。


萦绕一个人一辈子的困惑大概就是生命意义的问题。一个人小时候对它的思考充满了好奇和害怕,年轻时对它的思考充满了焦躁和不安,中年时对它的思考充满了敬畏和恐惧,也许老年时真能与它和解吧。

在我看来追求意义和献祭神灵没有本质区别。人生如梦,若一朝从大梦中醒来,不愿再做集体意识赋予的虚梦,转而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就不得不做出选择。《月亮和六便士》中抛弃了稳定的生活和家人的画家为了追求自己的梦,不但过上了饥寒交迫的生活,最后甚至沦为乞丐。

他在法国的画家圈子里活不下去,因为他的表达方式不符合那时流行的审美,大家都觉得画得丑,没人看好他,没人买他的画,但他却笃定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心。后来他吃了不少苦,流浪到一个小岛上,岛上蒙昧无知的种族对美的理解反而比艺术前端的现代社会人更加本能,不会歧视他、嘲笑他,让他得到了尊重和包容,最后他老死在这里,临死前追寻到了自己心中向往的那种美。

我为他的执着和勇气感到震撼,也深深理解他不得不去追求自己理想的那种煎熬。因为我也有追求生命意义的渴望,向往挣脱层层思想枷锁、陷入纯粹自由的那种状态,所以我理解他为何会这么违背社会常理、着了魔一样去追求。

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受着自出生以来便浸润着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人群的眼光和现实条件的束缚。我和他不一样,我是一个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人,中华文化则注重在群体中实现个人价值,而西方文化更鼓励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我做不到他那么纯粹,在追求理想之上,我还想长命百岁地活着。

“当你凝望深渊,深渊也凝望着你。”我对他追求崇高美的状态既向往又恐惧,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不去看,不愿进入那样的状态,因为美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除却他追求的那种崇高美,还有优美、荒诞。通往真理的道路总是千万条,每个人追寻真理的道路从来都不相同。

他的路只是他的路,我总有自己的路要走。

(2023年9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