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参加《中国诗词教学大会——走进吕梁英雄故里》后感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高级中学高大上的会议厅里,人头攒动。坐在十九排十四号的椅子上环顾四周,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会议厅的大和一把椅子的小,参会人数多和其中一员的少,专家的头衔之多和默默无闻的少,都让我觉得略有些焦躁。
作为参加诗词教学大会参会教师带来的小小的激动和会议厅里关于诗词大会的介绍引起的大大的震撼相互碰撞,也让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学了二十七年语文,教了十年语文,看到这样的场面依旧觉得心跳加速,像第一次看到诗词一样怦然心动。
(一)
女子本弱,学诗则刚。
一袭红裙,诠释了我心目中对女子的全部印象。短发,在她身上不只象征干练,还有睿智。掩饰不住的南方口音听来别有一番韵味,王君老师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野。
王君老师对《木兰诗》的全新解读和讲法让我认识了真正的木兰。“木兰”不只是一个英雄,更是一个女人。
王君老师用“矛盾分析法”,一步步地引导第一次见面的孩子们去用自己的眼光看待“木兰”,让孩子们不被“木兰是英雄”的光环束缚;也一次次地引导孩子们通过“木兰”的选择去学会尊重自己,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通过“木兰”的父母和姐弟去探索“木兰”的原生家庭。
王君老师每一个解读角度都让我觉得新鲜和大胆。平常的教学,特别是诗词教学中,我总是用自己既有的经验和方法去对待文本,现在看来这样的方式有些冷漠和平庸,多角度的发散,接地气的延伸,宏观的把控对文本应该是一种尊重。
王君老师让我觉得最暖心的是对孩子们的鼓励和表扬,在这方面她毫不吝啬。如果说教语文每个老师各有一面,那么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爱是每个老师都一样的。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把这种欣赏和爱藏在心里,经常性地拿出来使用。
“有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们怎么还会有职业倦怠呢?”轻轻地一句反问,听似对孩子们的赞扬,却让我这个在一线教语文十年的老师心头一颤,我感觉自己被人理解了,自己的付出被人接纳了。我在十九排,她在大大的舞台上,隔着那么多人,我感觉我们离得很近。
王君老师,让我知道一个女老师的个人魅力绝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那一点点。
(二)
满头华发,那又如何?
“七十二岁”,这是主持人介绍赵谦翔老师时最让我惊讶的部分。我甚至有几十秒在走神,我在想我见过的七十多岁的老年人的模样,想到了很多人,唯独没有像赵老师一样的。我甚至在想当我自己七十二岁时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会有一颗年轻的心,但我不敢想我会像赵老师一样这么有激情。
铿锵有力的讲解声将我的思绪拉回,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赵谦翔老师展现出了清晰的思路,讲解过程诚恳又认真,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的矫揉造作,真实地展现了一堂完整的课。赵老师的课无论那一点都让我感觉经验和付出的可贵,不,除此之外还有对三尺讲台的尊重,对中国诗词的敬重,我相信是这样的信念,或者还有更多我想不到的力量让一个七十二岁的老“年轻教师”如此有激情。
(三)
教人做诗,贵在真实。
很少有语文课让我泪流满面,王海兴老师的课却真的不知道戳中了心里的那个点让我哭到有些失态。
我想我的哭是有铺垫的。王海兴老师讲课的前一晚,教育局的领导组织参会教师进行了座谈。第一次看到王老师就知道这是一个和蔼并且谦逊的老师,他的笑容应该会为自己的课堂增色不少。王海兴老师在回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时,思路清晰,态度亲切,特别是有一句话戳到了我心里:“只要有人请我去讲课,我可以不收费,我只是想把这样的方法教给更多的人。”这句话让我觉得遇到了一个真性情的老师。
第二天的课我是带着期待去听的,王海兴老师讲了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七律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他并没有就诗论诗,而是知人论世,通过相关的诗歌,让我们去了解韩愈这个人和他的这首诗,王老师讲到动情处一度哽咽,我的眼泪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诗讲完了,听完课的孩子们却迟迟不离开座位。王老师说了三次“孩子们可以先离开了”,没有一个孩子动,我想他们是沉浸在王老师的课堂中不能自拔了。我的眼泪就又出来了,为这样的课堂,为这样深情的老师,为这样一群“听进去”的孩子。
同行的同事当中有人说到:不知道被王老师戳中那个点了,就是哭得停不下来。又说到:王老师是我理想中老师的样子,也是我想成为的老师的样子。
老师是什么样子呢?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突然觉这样的解释少了点什么,韩愈自己最后都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做《师说》贻之”,可见韩愈也是一个拥有真性情的人。
王海兴老师讲诗歌,教学生写诗歌,我学到的却不只这些,还有作为老师的那一颗赤子之心。
还有陈国安老师的《关雎》,轻松的氛围中教给了不只孩子们还有在座的老师们人生的道理;台湾的段心仪老师的授课更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诗词的源远流长,虽然隔着长长的海峡,我们却同诵经典。
两天的培训匆匆而过,我特别害怕结束,怕这么短时间的培训都不够回味;但又坦然接受,教法在每个老师心中,我们也许盲目,也许焦虑,也许纠结,但只要用心终会到终点。
宋代禅宗将参禅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
第二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三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我不惧怕“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水正流,花正开,我只要静下心来,终能参透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