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隍》·初识地府

2020-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Gathering0

      《考城隍》是蒲松龄《聊斋志异》开篇第一个故事,蒲松龄在这个故事中揭示了整本书的价值理念——“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叫宋焘的秀才在病中被官差拿着文书带去参加考试,虽然感到奇怪,他还是怀着忐忑跟着这个官差去了。他跟着官差走过陌生的道路,来到一座王城,进入一座巍峨壮观的宫殿。宫殿里已经坐了十几个官员还有一个已经就位的考生,除了认出其中一个官员是壮缪侯关羽,宋秀才一个人也不认识,但他还是坐到为自己预留的座位上考试。

        考试题目就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宋秀才的答卷因为有“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这一段话,被官员们大力称赞,因此被授予了河南城隍官的职位。听到“城隍”二字,宋秀才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然身处阴间,想到自己一死,家中的老母将无人奉养,就请求为母亲养老送终之后再上任。阴间的官员被宋秀才的孝心感动,查明了宋母还有九年寿命就给了宋秀才九年的假期,让刚才一起考试的张秀才代理城隍一职。代理人张秀才把即将还阳的宋秀才送到了郊外,一路上还热情地向宋秀才做了自我介绍,送了临别诗。

        守棺的宋母听见已死三天的儿子棺材里传出呻吟声,急忙把宋秀才扶出来,宋秀才像是从大梦中突然醒来般的活了过来。缓过来的宋秀才马上就去打听张秀才的事,发现他们果然是同一天去世,就安心侍奉母亲。九年后,安葬完母亲的当天宋秀才从容离世。也在同一天,住在远处的宋秀才岳父看见宋秀才骑着华丽的马,带着仆从向他拜别,岳父一打听才知道女婿已经死了。

        在这个故事中蒲松龄借用宋秀才之口说出了《聊斋志异》这本书的价值标准:一个人有目的地去做好事,虽然好,但是不能因此而奖赏他;反之,一个人无意地做了坏事,虽然不好,也可以不因此惩罚他。

        这个故事里也大致说了一下地府的基本结构与地府工作人员来源。人死后会被鬼差带入一个鬼城,在鬼城里有很多官员,他们会举行考试来选拔人才。其实就是基本上就是人间官僚系统的一种复制,只是名字上有些不同,比如死后的世界被叫做阴曹地府,地府的主宰是十殿阎罗。

       “阎罗”这个概念来自印度教的耶摩神,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死去的人,是地狱唯一的主宰者,他根据死者的生前行为给予其赏罚。在传入中国后,被道教发展成十殿阎王中的一个,十殿阎罗各司其职,共同主宰着地狱,维持着死后世界的秩序。在《聊斋》中阎王是东岳大帝的属下,阎王的下属除了刚才谈到的宋秀才考上的城隍外,还有判官、鬼衙役、鬼差等。其工作人员除了宋秀才的考试选拔外,还有东岳大帝或地府官员推荐、空缺代理和百姓建祠。

        在许多宗教里都有对死后世界的描述,如基督教的天堂地狱,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道教的地府。这些对死后世界的描述一方面道出了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对现世行为的要求。他们会说人死后,会因为你的生前的行为对你进行一场审判,以决定你死后的归属。这就是利用恐惧诉求,让人们因为对未来的担忧而谨慎地过现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