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话医学史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六味地黄丸

2016-01-01  本文已影响1110人  半夏长安

——中西医之间的一场圣战


故事发生在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

故事的主人公叫钱乙,虽然他也排行第二,但我们不会像称呼孔子为孔老二一样叫他钱老二,一来是这个称呼并不雅致,二来对一个经常加班的辛苦医生略显不人道。

这天钱乙从太医院下班回到家中,刚要休息,突然有一个姓王的先生上门求见。都不用猜,一准是找自己看病的。因为对钱乙这个医生来说,休息时到处加班给人看病是再司空见惯不过的事情了。王先生心急如焚地对钱乙说:“钱大人,能不能麻烦您,随我去我们家看一下,我的孩子现在病得非常的重,恐怕有生命危险”。钱乙这个人平生最见不得小孩子受病痛折磨。于是二话不说跟着王先生就去了他家,到家里一看,情况果然如此。

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只见孩子躺在床上,昏昏欲睡,眼睛半睁半闭,有种兔眼扑朔迷离之感。同时手脚抽筋,体温冰冷。钱乙沉思片刻,怎么推理都觉得不太对劲,如果前面没有医生干预的话,是不会病得这么重的?于是抬头询问家长,前面的医生给孩子开的是什么药方呢?

只见旁边有个人脸上立刻露出了慌张的神色,原来这个人就是前面给这个孩子看病的医生。其实这个孩子原来得的就是小儿很常见的上吐下泻。王先生找来这位医生后,经他稍加判断就确定这个病是邪气入侵体内所致,只要用泻下之法,把邪气泻出来,保证药到病除。结果泻药用下去之后,这个小孩的上吐下泻非但没好,身体反而更虚弱了,然后就出现了现在的“昏睡而目惊,手足赤重而身冷”的症状。

钱乙听完这一番叙述后长叹了一声,然后看了这个医生一眼,对他语重心长的说:这个病其实是慢惊风。这个医生一听就懵了,自己行了大半辈子医,这个名词连听都没听过。有那么一瞬间,这位医生甚至觉得钱乙精神出了问题,仿佛鬼神附体信口说胡话。

其实这也难怪!中医把小儿的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所谓的惊风也就是现代医学里面的惊厥。而在中医里急惊风属阳,起病急,多为外邪入侵所致,容易好转;而慢惊风,属阴,起病缓,多为自身虚弱所致,不易好转。这位医生不知道这个分类不是因为他在医学院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课,一觉睡过了重点,而是因为这个病的分类是从钱乙这儿分为了急惊风和慢惊风的。这下清楚了吧!

钱乙对这个病的分类方法、起病原因,如何治疗等论述直到今天中医儿科仍在应用,所以钱乙的我国古代小儿中医开创者和奠基人的称号确实是名副其实。

那这个病要怎么治疗呢?钱乙开了个药方叫“瓜蒌汤”。这个孩子服完这个方子后,身体状况立刻就有了好转。眼睛开闭顺畅自如,四肢面容也红润了不少。

可是没过多久就出现了新问题,悉心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这几天没有大小便。这个现象虽然奇怪,不过也不是什么不容易治疗的大病,所以也就不麻烦钱乙再跑一趟了,自己找附近的医生来诊治一番,应该就没什么大碍了。于是就请了几位医生来,这几个医生来了望闻问切一番后,说这孩子没有大便我们可以从长计议,缓缓再说,但是他没有小便可绝对不是啥好事情,当务之急应当先从小便下手,我们给他开副药给他利小便,用不了几天就能好转。于是就开了个方子叫“八正散”。

这个方子是什么方子呢?它确实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不过却是苦寒之药,这个孩子的身体早已被先前的寒凉泻药给伤了,再服这个“八正散”后,就如同雪上加霜,非但没有好转,情况反而急转直下,几副药下肚之后,小便没利出来倒不说,身体又开始变冷了。

这位王先生一看,心想这下坏了,这些医生看来都是庸医,医术和钱乙差得太多,人家钱乙本来都给治好了,这几个人胡整一顿后又给治回去了。于是又急急忙忙跑去太医院把钱乙给请来了。

钱乙来了,刚进他们家的客厅。这位王先生就把怎么找人利尿的前因后果坦白无遗。王先生的话音刚落,钱乙马上就说:不应当利小便啊,利之则身必冷。王先生听完大吃一惊,说您医术真的是太高明了,我孩子身体已经凉了。

钱乙叹了口气,责备王先生说:“你怎么就这么着急呢?这个孩子本来是上吐下泻,体内的津液和食物早都没了,前面的医生又给用了泻药,这津液不就更没了吗?他体内没有食物和津液哪里来的大小便呢?你应该再等等,等我们再调治几天,等他能吃饭了,慢慢的大小便自然也就来了。你真是太着急了!幸好这个孩子天赋异禀,先天胎气十足,你们这一会利大便一会利小便的才没伤到他的元气,否则早就被你们折腾死了。”钱乙略加思考,认为当务之急是先把这孩子的脾胃给补好,将其调理顺畅。于是就开了一副自创的调理脾胃方子叫做“益黄散”。这孩子一上午连服四次,到中午就能够进食了。

这时候新的情况又出现了。这个孩子本来已经学会了说话,但是现在却是能出声能喝药,就是不能说话,而且是大家怎么逗都不说话,好像一下子变成了哑巴。众人都觉奇怪,难道是小孩子脾气上来了,在进行打击报复,回报这些大人对自己上吐下泻一阵胡整?还是钱乙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副作用?

一个本来会说话的孩子不说话了,这让在场的其他医生都茫然无措,唯独钱乙让大家稳了稳心神,井井有条地分析道:“前面的医生给他利大便,导致脾虚,然后又给他利小便,导致肾虚,我刚用补药将他的脾胃之气补足,但是肾气仍然虚弱。只要我再给他把肾气补上来,他就能再说话。”在场所有人都不太相信,认为这个治疗方法太古怪,怎么用补肾的方法就能让这个孩子说话?这根本就不搭边的事,而且一点道理也没有。

钱乙见大家不信,开出了个方子,反正各位也没有什么办法,不妨试一试我这个方子。这个方子的名字就是“地黄丸”。也就是后来中国人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药:六味地黄丸。它到底能不能把这个奇怪的病治好呢?想要知道答案要先看看这药的奥秘。

图片来自于网络

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的名字是怎么多的“六味”二字?

其实之所以后来加上“六味”二字,是有三层含义的。

第一是因为这副药由六种药组成: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

第二是因为每种药都有自己的味,中药讲究性味归经,《黄帝内经》也说:“经不足者补之以味”,这六味药占据着“苦酸甘咸辛淡”,所以又说的是药物的六种味道。

第三是关于我国古代的数字奥秘。有一句话叫做“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就是说天上的数字一是生水的,而地上的数字六是用来盛水的。余秋雨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做《风雨天一阁》,里面的一座大图书馆之所以取名叫天一阁,就是要用名字能生水的奥秘来防止图书馆发生火灾。而“六”正是个盛水的数,正好可以用来补足肾水,所以起名“六味”或许还能增加它的功效。

这个方子的原型,最早是医圣张仲景在他写的一本叫做《金匮要略》的书中收录的,不过当时叫“金匮肾气丸”,一共八味药,前六味药分别是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后两味药是附子和桂枝。钱乙认为小孩的身体每天都在生长、变化,先天生发的阳气十足,所以肾经的阳气是不缺的,而缺的只是肾阴。于是他把里面两味补阳的药,附子和桂枝给去掉了,也就剩下“六味”专门滋补肾阴的“地黄丸”了。

古代开方子讲究君臣佐使,就跟带兵打仗一样。每味药都有明确的分工,药的比例就是所带的兵力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否则会出现喧宾夺主的治疗乱象。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组的方子吧!

君药:熟地。由生地黄炮制而来,这样原本清热凉血滋阴的药性也变得温和了,清热凉血的功效降低,成了能够滋阴养血、益精填髓,专补肾阴的良药。熟地在这个方子里,是君主之药,有将帅之才,此次战略意图实施的主力,带兵8钱,前去占领肾经要地,将粮草物资运到肾经将其阴气的缺损补足。

臣药:山萸。也就是山茱萸的果实,晒干制成,口味酸涩。色赤入心,味甘入肝。颜色为红色,与心的颜色相同,第一个作用是滋补心阴;味道为甘,与肝性相似,第二个作用是滋补肝阴。当然虽然滋补肝阴名列第二,但却在此方中起主要作用。此外它还有收摄肾经的作用。所以,山萸肉同时照顾心肝肾三经,辅佐君主之药,带兵4钱,分守心肝肾三经,为君主所率的猛药开辟道路。

臣药:山药。就是我们现在吃火锅时见的那种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入脾。分别占领肺脾,滋补肺阴和脾阴,同时也有固摄肾经的作用。山药作为辅佐的第二重臣,带兵4钱,前去占领肺脏和脾脏这两个关隘,同时分出部分兵力协助君主,主攻战略要地肾经。

一君配二臣,就把心肝脾肺肾这五脏的阴全给补了。那其它三味药是干什么的呢?

你先别急,刚派出去三支军队,不久就不断的从前线反馈战报。

首先告急的是肝经。山萸肉把物资运到肝经之后,立刻发现大事不好,这里肝火肆虐,如果不采取办法用不了多久,我带来的兵力和物资就会被这里的大火消耗殆尽,也就没办法完成自己的帮助君主攻占肾经的战略企图,于是紧急回报求救。

那怎么办呢?自然是派一味药去解决肝火,派谁去呢?选来选去牡丹皮映入医家眼帘。这牡丹皮能入肝经的血分,用做清肝泻火是绰绰有余。于是派丹皮,带兵3钱,前去肝经解决肝火之患。

之后告急的是脾经。脾经那有水湿,山药带兵一到发现自己根本不会打水仗,没办法完成战略运送和物资投放的重任,于是立刻求救。这回怎么办呢?医家冥思苦想,最后茯苓这味消解水湿的药映入医家眼帘。于是派遣茯苓带兵3钱,将脾经大堤掘开,如泻山洪一样将脾经水湿泻掉,山药这支战力不差的军队再到此驻扎,自然就可以发挥作用,君主自然可以高枕无忧的开赴肾经。

最后告急的是肾经,本来这里的阴阳就不调和,再有上游脾经开闸泄洪,把大水全都泻到主管排水的肾经来。本来自己连运作经营都勉强维持或者说是无力支撑,这下大量的洪水从上游涌来,几乎如当头棒喝,差点把肾经一闷棍打晕过去。不过别急,茯苓带兵泻脾脏水湿的同时,医家已经想到了这点,于是迅速委派泻水湿更强的泽泻,带兵3钱前去肾经卸掉不利于君主之药发挥功效的大水,所以肾经刚一遇到水患都没来得及求救,就遇到前来帮忙的泽泻大军。从名字上你就能看出这泽泻利水湿的功效有多强大,水泽片刻之间倾泻无余。

这样君主之药熟地就在众位爱卿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到达患处,发挥其强大的滋补肾阴的功效。同时群臣还滋补五脏中其它各脏的阴,最后全部汇到阴气缺乏的肾脏从而从另一个层面辅佐君王完成此次战略任务。

我们再仔细看看这个药方,前三味药滋补五脏之阴,后三味药分别救多处之急,泻多余的火气和水湿,可以概括为“三补三泻”,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奇妙的平衡,补中有泻,泻中带补,补又不全补,泻又不泻尽,使滋补不会过剩以致拥滞,使排泻不会过猛而伤元神。

一场漂亮的协同补肾大战就这样取得胜利,堪称完美。所以你看,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其道理大概如此。

聪明细心的人会想,这个不对呀,现在用六味地黄丸的大多是成年人,而不是小孩呀!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方子能够流传后世,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其最强有力的广告就是其疗效。金元时期,中医界鼎鼎大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他的专著《医学发明》里就总结了这副药治疗成人的肾气虚是怎么怎么的疗效显著。后来还扩大了其适应症,凡是久心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者用此药都可见奇效。后来到明清时就慢慢奠定了其滋阴清热第一方的地位。

那现在来说什么样的人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呢?

主要是有以下症状者,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

是不是有点看的云里雾里的?听我来慢慢给你解释。腰膝酸软是因为肝肾不足筋脉失养所致;头目眩晕是因为阴经无法上承于肝,而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眼睛自然就发干;耳鸣耳聋是因为肾开窍于耳,而肾经不足虚火必定上延,耳朵就鸣;盗汗就是晚上睡觉时出汗,明显是阴虚有热的症状;至于骨蒸潮热可能不太好理解,通俗的讲就是说这个热很奇怪。刚摸到皮肤的时候不算热,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就越摸越热,好像这种热是从骨头里发出来的一样,而潮热是发热时像潮水涨退潮一样有固定的时间。总而言之都是阴虚有热的症状,是这个地黄丸最拿手治疗的主症。

有的人会问这药这么好,能不能当作保健品服用,以求补肾壮阳,延年益寿呢?

其实是不能的,因为它是药不是保健品,它有着明确的适应症,没有疾病的症状贸然服用,可能对身体会产生伤害。比如体内有湿邪的人,补药会激发湿热导致严重的机体紊乱和机能不调。当然肾阳虚的人也是不能用的,否则会越补肾阴,阳虚症状越重。如果要治疗肾阳虚应该服用这副药的祖辈方剂——金匮肾气丸。再比如脾胃虚弱者,这个药也是不能用的,因为熟地会影响脾胃的运化,通俗的讲就是没有食欲。就像故事中那个孩子一样,因为前面已经把脾胃之气补足,这时候再用六味地黄丸才不至于伤及脾胃而影响食欲。所以同样是五脏之阴俱损,先补哪个脏器后补哪个脏器也是有大说道的,如果先用地黄丸补肾阴,那么脾胃之气会进一步遭受熟地的打击,到时候再进行滋补脾胃恐怕就会事倍功半了。

中医之玄,中医之神,中医之魅力,一个故事便一览无余。

故事还缺个结尾,王先生的孩子依照此法服用六味地黄丸之后,半个月就能开口说话了,只不过说的不全,似乎是气力不足。等吃到一个月时,气力补足了,也就能够流利顺畅的开口说话了。

钱乙之神,众人赞不绝口。

注:文章第一部分改编自罗大中先生的《大国医·钱乙·传世奇方》

下一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二)中药出事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