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识—认知偏差
走在马路上,突然有人主动和你搭讪,你会不会骤然紧张起来,担心对方是坏人?事实上,那个人很和善,他不过是想问问路而已。偶然去酒吧,你在安静地喝酒,突然有个异性和你对视,女性可能会觉得对方有不轨的想法,而男性却觉得对方是被自己的魅力吸引了。
所有的事情不过是巧合,人们的想法却不尽相同,且所想的内容和事实完全不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作认知偏差。
如何来解释认知偏差呢?
经济学家认为,大脑通常采用简单程序应对复杂环境,所以会出现偏差;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偏差与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即为了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而发展来的认知倾向。
不过,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上述这些说法都是表面答案,他们提出了错误管理理论。错误管理理论认为,人类在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通常面临着出现差错的风险。这些错误可以分为两类:错误肯定和错误否定。错误肯定就是把没病的人当成有病的人,错误否定就是把有病的人识别为没病的人,这些认知偏差都是为了指导人们以犯错的方式来适应世界。
远古时期,人们在野外找食物,看到一种从未见过的果子,在无法判断它是否有毒的情况下,假设它有毒的代价无疑是能够接受的(即便这种判断可能是错的),顶多就是不吃而已;但如果假设它没毒,吃了的话有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把不熟悉的果子认为是有毒的错误感,能帮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其实,错误管理理论能够解释和预测很多有趣的心理现象,有些错误也的确挺靠谱的。
人把没病的人看成有病的,如把残疾人、破相者当成病人看待,这样做的损失很小,顶多是显得自己不够友好而已;倘若把有病的当成没病的,在医疗条件不好的时代,那危险可就大了,得了传染病很可能就会死掉。
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但在无法判断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情况下,显然多点警惕性是好的,万一把坏人当成了好人,结果不堪设想。所以,默认陌生人是坏人的心理,也是在帮我们适应社会生活。
—摘自《心理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