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我的大学读书

一份清单,教你制定战略,变身人生赢家

2018-10-09  本文已影响81人  王子文学长

在文章最前,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给你十万大军,你如何战胜另外的十万大军?

如果双方实力相差不大,你也没有太多的优势,在战场中获胜,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好的战略,譬如先攻击对方哪里?如何布置军队?等等。

战略一词,起源于军事,但现在已经被使用的很泛滥,最近读了《好战略,坏战略》一书,收获很多。

这本书的作者是理查德·鲁梅尔特,被称为“战略中的战略家”。同时,这本书也是被李叫兽精读5遍的书籍。

接下来,我将用一份清单,来提炼书中核心思想,帮助大家学会制定战略,变身人生赢家。

知识清单:

1.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分析当前形势、制定指导方针来应对重大困难,并采取一系列连贯性的行动

2.坏战略的特征是:

讲空话;不能直面挑战;错把目标当战略以及糟糕的战略目标。

糟糕的战略目标说的是目标混乱不堪,相互冲突,或者目标不切实际。

3.坏战略出现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是人们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做出选择,因为选择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会牵涉一部分人的利益;

第二是盲目相信模板式的诱惑,人们愿意来写使命愿景价值观等,而不愿意深入分析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所谓的“新思想”强调成功只要努力,只要有好心态等。

4.好战略的特征是:

战略聚焦;扬长避短;协调统一;

5.制定一个好战略的步骤:

第一是调查分析,搞清楚目前发生了什么,找出关键点;

第二是制定指导方针,指导方针要通过创造优势因素或利用现有的优势因素来克服局势中显现的障碍;

第三是设计连贯性的行动,集中力量应对一项挑战,各项行动之间相互协调。

6.制定好战略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认知局限。

人的认知局限来源于三方面:

第一是相信直觉,人类害怕不确定性,希望快速做出选择,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不过经由直觉做出的判断往往未必正确,我们要有意识的深入思考,或者放弃原有立场重新思考;

第二是从众心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跟着别人走很危险;

第三是内在视角,内在视角就是说管理者常常相信自己比别人有才华,更精明,相信自己的成功概率比别人高。针对这一点,我们最好是相信统计的结果,相信数据。

7.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熵。

它指的是一个物质系统中的失序程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好的制度和战略也会引起内部的失序和模糊,需要领导者积极地去维护。

8.列清单是克服我们认知局限的一个基本方法。

列出那些“立即可以付诸行动的事情”,然后按照轻重缓急来排序。

书中金句:

1.我们的短视是我们所有战略问题最大的障碍。

2.无论何时,只要有一家公司大获成功,同时肯定有一些因素阻碍或者扼杀了竞争。要么是专利权或合法要求,要么就是对手很难模仿,模仿成本很高。

3.战略要求一个组织有所为有所不为。好战略宁愿聚焦化,也不愿意妥协,宁愿集中应对形势中的某一方面,也不会竭力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我的收获:

1.聚焦聚焦再聚焦;

聚焦就是我们常说的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

当年蒋介石陈兵百万围攻革命根据地,毛主席在江西瑞金的反围剿中就是主动集中兵力打击敌人。

上升到哲学上就是要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2.扬己之长避己之短;

我们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常常号召学生补足自己的短,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只关注自己的短处。

但实际上无论考试还是用人,都是要充分发挥长处,避免短处。

我自己高三是主动放弃了前排位置,也部分放弃了数学,自己乖乖坐在最后一排整天修炼文综和其他,才在高考中获得了竞争优势,尽管我数学比别人差点,可文综不仅把分全拉回来了还超了别人很多。

在团队和人际交往中,不要盯着别人的短处看,把大家的长处凝聚起来就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

3.挣扎着克服自己的认知局限;

我们要挣扎着学会克服自己的认知局限,遇到事情先慢下来,把握全局冷静思考。

相信概率和数据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臆断,直面现实,告诉自己,我是普通人,没有超能力。

最后,实践就是学习。

知道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啊。

读一本书,听一堂课,最关键的是把道理应用出来,实践就是学习,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实践才能产生认知差异。

认知差异,说白了就是金钱,就是优势,就是成长啊。

任何事物背后都有道理。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其他什么现象?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进呢?

留待用余生来探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