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第一相管仲
昨天,湖人绝杀凯尔特人,对于如今内乱,被鹈鹕耍了一把的湖人来说,是一支强心剂。
闲言少叙,书归正文。
管仲是商人出身,那个时期的商人属于下等职业,古有“士农工商”之说,老百姓也认为“无奸不商”。而且管仲与鲍叔牙经商赚了钱,总是分给鲍叔牙的少,自己留得多。虽然街坊四邻瞧不上管仲,但是鲍叔牙不以为然,两人依然是好友。
管仲曾经参加过战斗,而且多次从阵地逃回来,用现代话讲,就是“逃兵”,鲍叔牙替他解释说,是因为管仲家有老母,管仲又是独生子,不得已而为之。
管仲同鲍叔牙的友谊非常诚挚,他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事情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由于管仲出身微贱,他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国营妓院出自他手,所以他并未受到当时的道德束缚,因此,他在辅佐齐桓公时,认为高谈阔论都是扯淡,务实最重要。
管仲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实足而知荣辱……”,什么意思?你让老百姓都吃饱穿暖了,自然而然素质就提高了。因此,管仲认为,先抓物质文明,再抓精神文明。正所谓“穷山恶水,刁民泼妇”。物质文明富裕的地方,相对来说,精神文明越高。咱们中国,文明程度较高的地方应该是香港。前段时间,还听到翠玲于大夫(刘主任的妻子)说,她去香港,问一个当地人,地铁口在哪里,那位路人不会说普通话,就领着于大夫走了N条街,将近十分钟,看着于大夫下去进入地铁口,才友好地离开,文明程度真高。这种事儿,恐怕北上广深也没有。为什么?“仓廪实而知礼节,衣实足而知荣辱”。找不到路,我带你去,上班迟到会儿,没关系,反正特区政府福利高。外国人坐车,Ladies first,哪怕车上就仨人。北上广深,挤地铁,Ladies first 您试试,天天迟到,天天挨老板骂。生存环境决定的。因此,管仲认为,甭那么多道德说教,老百姓吃饱穿暖先。
春秋时期,齐国很快强大。而且,齐国地理位置好,靠海,“鱼盐之利”,不吃鱼可以,不吃盐,就成白毛女了。齐国在物质上发达,建立起来一支三万多人的常备军。
物质发达,军力强盛,你也不能说打谁就打谁,毕竟,还有周天子,为了出师有名,管仲建议齐桓公“尊王攘夷”,“王”就是周天子,“夷”就是犬戎,就是灭西周那些游牧,还有南蛮,北方有狄。
当时的局面,“蛮夷与戎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中国指华夏文明,不绝若线指的是命悬一线。华夏文明是比较先进的。我们有文字,农耕,定居……这些比蛮夷先进很多,如果华夏文明灭绝,那是人类文明一大倒退。在这个时候,谁保卫了华夏文明,谁就保卫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先进制度。
因此,“尊王攘夷”一下子占领了道德至高点。齐国打退了山戎对燕国的骚扰,讨伐楚国,楚国是南蛮,不是华夏民族,楚国应该是今天苗族的祖先,据说是蚩尤的后代,讨伐他们,“以有道伐无道”,取得天下的支持。
在管仲建议下,葵丘会盟,各国包括周天子都派人来,承认齐国是老大,“代天行道”,齐国成为春秋霸主。
后来孔圣人深情地讲,“管子向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老百姓到今天都受管仲的恩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微”什么意思?我们都学过《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就是“没有”的意思,没有管仲,我们就“披发”“左衽”啦。换句话说,我们就被少数民族同化啦。华夏文明,头发什么样?束发。女子满十五,“及暨之年”,就是带上簪子,可以出嫁了。男子满二十,“弱冠之年”,加冠礼,表示成年了。成年之后,头发不能再剃了。“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能有丝毫损伤”。小孩儿可以剃,冲天杵的小辫,“总角之交”就是这么来的。因此,男的头发一直到老,都不能再剃了。少数民族则不然,头发留那么长,经常跟牲畜打交道,到时候头发里都是微生物。因此少数民族是“披发”,“重环垂耳”,或者秃发,辫发(清朝)。古代衣服不像今天,中间有扣子,一般都是Y字领。华夏服饰是“右衽”,右边压左边,然后束腰。少数民族正好相反,左边压右边。其实今天来看,哪边压哪边都一样。但是在古代,发型服装一变,意味着亡国,道统灭绝。清朝入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即是此理。因此,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管仲也不愧为“华夏第一相”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