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青春(16):我的大学
学校靠海,出了学校正门,前面几百米开外或者向右一拐,走个几百米,便是大连有名的八大景点之一:黑石礁。
黑石礁,是距离大连市区最近的地质景点,这里的海岸线曲折多变,约十几亿年前形成的岩溶景观———黑色礁石,遍布于岬湾之中。
涨潮时在水面或隐或现,神秘莫测;枯潮时兀立于滩面,蔚为壮观。人们或在此游泳,或在此掇拾闪光的贝壳,或荡舟在海上礁林中,或蹲在岩礁上悠然垂钓,都别有雅趣逸致。
我们学生,自由的时间,早晨,傍晚,或者晚上,喜欢独自或者结伴,在这里散步,看海,听涛。
我忘记了,当时是以怎样的理由,把李菲从教室约了出来,说去海边走走。她竟然同意了。
她依然穿着白天的那件粉色的呢子大衣,蹬着高跟鞋,披着过肩的乌黑秀发。
我们似乎很有默契,在青年路斑驳的树影中,径直朝校门外走去。
出了校门,向右拐,两个人缓缓走着,一直走到岸边,寻一处礁石,坐下。
这一边似黑非黑,若明若暗,远处的渔火,近处的灯光,把这一带打扮出一种朦胧暧昧的氛围来。
轻轻的海风,远远传来的款款的涛声,深邃夜空中悬着的星星,忽闪忽闪着眼睛。
我是怎么表白的,我已经记不起。她没有明确表示同意,也没有明确表示拒绝。其实我心里已然十分笃定:能够跟我晚上岀来走走,便是默默地同意。
聊了多久,我亦不记得了,我们也不宜在外面呆得太久,否则,男生女生宿舍关门了,我们便谁都回不去了。
见时间差不了,我们起身往回走。回来的路上,眼见来人了,我便轻轻地从背后搂一搂她,示意她靠边一点。她看着淡定,但我猜想,她的心里,一定有异样的跳动。
她之前,没有处过对象,也许,没有拉过男生的手。我说不上,初中高中时的暗暗的对某些女生,保有好感,算不算恋爱。
一直把她送回到了女生宿舍楼底下,一路上又碰见认识的或者面熟的或者陌生的同学,我感觉到害羞,她却跟没事一样似的。
第二天晚上,她送我一个很大很美的风铃,听说,她发动她的姐妹们一起连夜赶制出来的。还听说,宿舍的姐妹们反对,跟一个养殖系的男生,处对象,将来养鱼去呀,没啥前途。可是,她却不顾这些,舍友的反对无效。不得已,还得帮她一起赶做风铃,直至凌晨三点。
当我拿着漂亮的风铃,推开宿舍门,同学们看见我手中的叮叮当当响的风铃时,他们诡异地笑了,大声笑着说,“老疙瘩成功了!”
后来,我买了一条漂亮的水晶项链,为她戴在脖子上。她很喜欢。
她是辽宁人,她对大连比我熟悉。接下来的大三、大四,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去过许多地方,如老虎滩乐园、森林公园、星海海滨浴场、旅顺博物馆、蛇岛,圣亚海洋世界,那些地方,留下了我们青春的欢歌,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足迹,留下了我们美好的时光。这一切,在时光的长河里,象闪光的金子,沉淀在我们记忆的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