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2023-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浅心静文

《乡下人家》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本文是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优美散文。每一自然段,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正如文章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文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乡下的淳朴气息,流露着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词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主要通过读课文,选择感兴趣的景致,想象画面,给图画配图。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直接导入

环节二,看插图,谈感受

环节三,读课文,感知内容

环节四,学习生字词。

环节五,再读课文,给图画配名。

前两个环节非常顺利,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后,我出示了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同学们说到几个关键词:悠闲、无忧无虑、惬意、自由、闲适。的确,乡下生活是舒适惬意的,风景如何呢?同学们又说到: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几个关键词。我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用词,表扬了同学们预习充分。

接着,我请同学们捧起课本,美美地读课文。而后提出一个问题:在作者的眼里,乡下人家是怎样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读出了文中几处很优美的句子,如“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鸡”……学生回答的也没有毛病,自此,我意识到我提的问题就有问题。我赶紧纠正:能否再找一句概括性的语句来总结。这才回答到我想要的答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放在文末也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环节三,出现了问题不清,读课文目的不明确的情况。读完课文就找中心句似乎有一种割裂,剥离之感。教学参考中建议在学习了全部内容,感受每一处风景以后,再出示此句,厘清结构,顺理成章。这也说明了,我在备课时,没有正确把握学情,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读课文也是有目的的,或了解课文内容,或感受语言之美,或体会情感,或找寻答案。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要明确要求,让学生明白本次读的目的。带着目的读书,才能提高效率。

环节四,学习生字词时,我采用了让学生上黑板上写生字并组词的方法。在两位同学写生字的时间,要求其他同学齐读课文。学生写完之后,集体纠错,强调易错点。但是这一环节用时较多。经过思考,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更适合低段学生。作为中段,需培养学生的自学生字词的能力,课堂利用词语检测生字词学习情况,强调重点生字书写,难写字写一写即可。

由于生字词用时较多,剩余时间不足,所以再读课文,给图画配名这一环节,没有进行。改成了齐读课文,感受美丽风景。

第二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环节一,复习导入

环节二,自由读课文,交流自己感兴趣的景致,并给图画配名

环节三,分享优美生动的语句

环节四,小练笔。写一写自己眼中的乡村景致。

由于第一课时任务没有完成,所以第二课时,我将课后两个问题进行了融合,请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景致,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并给想象到的画面配名。

在开始活动前,我出示了第一自然段,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给图画配名的方法。一,利用位置+景物;二,抓景物主要特点。学生的表现大大超乎了我的预料。学生不仅分享了自己感兴趣的景致,图画配名更是让我感到惊艳。我由衷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敬佩和赞许。同学们更是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浓烈。课堂上同学们分享次数较多,有的还分享到了优美词句。所以第二课时课后的3个问题是一起进行的。美中不足的是,优美生动的语句,未提及美在哪里。由于课堂时间把握也不好,小练笔环节没有进行。这也是一大遗憾。

总体来说,第二课时课堂气氛和学生参与度,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充分准备,严格要求,提高教学艺术,精益求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