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书院6.1—6.2问答题
6.1 | 为什么要讲礼
问题一、礼学到底是什么?包含了哪几本书籍?
其一、从发展史上看,“礼学”的起源最初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表现的是对祖先或上帝的崇敬。但随着社会生活和规模的发展,“礼学”引申为宗法制度中的行为规则,形成了一整套以区别尊卑贵贱亲疏为内涵的意识形态。
再往后“礼学”由宗族内部扩展到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就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甚至到了春秋西周末期,被进一步发展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核心政治思想,这就是完整的“礼治”理论体系。
其二、从思想上看,“礼学”借鉴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诸多思想,譬如:经学、哲学和佛学各方面思想,他们的关系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同时又相对独立,具有独特的基本范畴和自成的体系。对中国传统的思想而言,礼学是它们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从实际情况看,礼学又不完全局限于他们思想体系之中。
其三、从区别上看,礼是法的前体。法近似于社会规范,礼则指向的是社会秩序。两者间的区别在于,礼的行为范式则是自行自发的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而儒家依靠的是“德”,法家依靠的是“法”。
我们发现,礼与法的相同点都是外在约束,区别在于“法”单指向于行为,“礼”意图通过秩序的仪式化土壤塑造人性。所以说,我们今日的法治建设与我们今日的道德滑坡,正出于礼与法的不同。
礼学包含三本书,分别是《仪礼》、《礼记》、《周礼》
问题二、礼学的作用是什么?学习礼学的作用又是什么?
礼学的作用贵族版:一曰修身,二曰齐家,三曰治国,三曰治国,四曰平天下。
礼学的作用平民版:一曰防闲,二曰安人心,三曰立法度,四曰成风化。
学习礼学的用场就太多了——大到国家典礼,小到婚丧嫁娶,进可以从政,退也可以做个管家。
问题三、礼学的核心意义用《礼记》原文就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这12个字。请问用现代人的观念如何解释这句话?
所谓“定亲疏”,就是确定血缘关系的远近,用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辈分关系,比如隔壁邻居和你一样也姓“李”,而且还比你小10岁,但从血缘辈分讲,你管他喊“大伯”。
所谓“决嫌疑”,就要在家庭里区分嫡长子、嫡次子、嫡三子……当然这种情况在中国现代少有了,但私生子继承加产的情况在农村很少见。
至于“别同异、明是非”说是做人要学会分辨事物的同异,明确事理的是非。
6.2 | 礼仪之邦的本质
问题一、 礼仪之邦的本质是什么?
对于“礼仪之邦”,我查询了一番没有出处。倒是有“礼义之邦”这个词,这个“义”,孔子认为就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
它与儒家主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很大的关系,就是说当国君的要符合当国君的要求与规范,当臣子的要符合当臣子的要求与规范。治民先治心、齐民先齐心,说来这“礼义”实则是立国安邦的基础。
那为何从“礼义”到“礼仪”呢?其一、可能是笔误,其二、礼仪其实叫礼乐,“礼”负责规范人的行为, “乐”则负责调和人的性情,“礼乐”的目的在于教化,诱导人向善,让社会处于平和的状态中。
三者关系:“礼乐”包含着“礼义”,又演变成“礼仪”,近代有变成“礼义之邦”。”
证据就是依据的典籍:《诗经》序:“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古代文明发达的国家中,希腊以民主治国,印度以宗教治国,而我们中国却在孔子的倡导下以“礼乐”治国。
所以说,在中国“礼仪”其实是“礼乐”的一部分,是一种在封建尊卑观念、君臣观念下的一套思想行为规范。“礼仪之邦”其实说的是重礼仪,知尊卑。以礼仪来规范整个社会,它不仅仅是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运转,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每个人各得其所,所以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世界文明范围内产生了一种惊人的稳定和连续性。
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因为礼仪曾经真是维系全社会的纽带,是把国家凝聚成国家的东西。这才是“礼仪之邦”的本质,而今天意义上的讲文明、懂礼貌,和传统意义上的礼仪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这其实是一种法制社会的衍生品。
问题二、春秋时期,孔子心中最大的忧虑是什么?
答:答:孔子心中最大的忧虑是“礼崩乐坏”。“乐”的本质也是礼的一种,“礼”是一个等级秩序的规范,就像是现在公司的员工守则制度,比如有人迟到早退不惩罚,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一样。维系宗法社会的纽带“礼学”松弛,把国家凝聚的东西彻底崩坏,所以孔子极度担忧。
问题三、如何理解“礼失求诸野”这句话,其中又包含哪些内容?
答:对于“礼失求诸野,善在黎民”这句话据说是孔子说过的,但无法考证。意思就是丢失了传统的礼节、道德、文化等而不得不去民间寻找这种已在社会普遍丢失的东西.日常应用应该理解为,丢失的一些东西,可以到别处去寻找答案。
网上的大白话解释是这样的:如果礼制沦丧后,那就要到民间去访求。换成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高手在民间”。
但你仔细想想,从逻辑推理上就有问题。“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礼制主要存在于贵族阶层,婚丧嫁娶都有政治目的,怎么会流落到民间,真的像袁隆平的杂交超级水稻一样吗?
首先在于这个“野”字,到底是啥意思呢?
野是指郊外。最初指周代王城外百里的区域。《说文》:“野,郊外也。”甲骨文的野字是由土及地上的树木所组成,表现出野外的风景。后来随着社会变迁,“野”的涵义由郊外引申为民间、界线、范围等意义。
其实在春秋时期,鲁国是出了名的讲礼的国家,都说周公旦制礼,由此看出,周公旦的礼很可能不是全国推广,而只是在鲁国推广。野应该指的是其它执行周礼的国家,应该不会指的是民间……
孔子说,周礼失传了,那就求诸野,结合这么多资料来看,这个野很可能就是指鲁国。因为鲁国完好的保留了周礼。
我们再看“礼失”两个字,是说礼制带来的缺失和弊端,比如人性被束缚,活得很假,带着面具很累,很不快乐等……
于是,周朝很多有才华之人不得不“在野”,比如李聃(老子),大家都知道他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其实他的职业是史学家,据说他是殷商的遗族,因为古代史学家是传承的,后来也西出函谷关了,按照群里“李子”的观点,孔子也求“诸野”于老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