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小结

2020-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欢Aili

每本书的结束,我都会不断的问自己:从这本书里我收获到了什么?目前我都做了哪些改变和调整,以保证这本书对我有价值,并产生影响,这也是我们读一本书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学以致用,让知识为我们服务!

一.关于幸福

1.幸福是最终极的财富

关于幸福是什么,我们都曾经历过灵魂的拷问,到底什么是幸福呢?曾经以为等工作能挣钱了,等住上自己的房子了,等我脱单了……但当搬完家的那一刻,却不开心,也体会不到幸福感,就像作者所讲体会不到吃汉堡的幸福。

于是渐渐的明白:幸福不是拥有了什么东西,而是时刻对于幸福的感知。这也让我慢慢的把需求从外界转为内在的丰盈,而不是靠外界维持短暂的快乐。

2.四种汉堡模型

汉堡模型告诉我们要做感悟幸福型,时刻感受当下的幸福。逼迫自己不断前行的忙碌奔波型,没有目标时的享乐主义型,失落无助时的虚无主义型,似乎总是在这几个模型当中徘徊,却忘记了去感受每一时刻的幸福。

由此产生的行动:每日感恩五件事情,发现每一份小确幸。尽可能多的去赞美和鼓励,发觉可以让自己这么开心。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困难,并思考我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

3.快乐和有意义的和谐目标

一件事应该是快乐和有意义的,既能感觉到当下的快乐,又可以实现未来的目标。所以对于幸福不仅要快乐,还要有目标。

曾经一个朋友对我说,当你不知道目标梦想是什么的时候,就去找一个偶像,并成为她的样子。在这个基础上我不断的去思考着我想成为的人,最终定位在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董卿。不断读书让我遇到更好的自己,但发现很多人也存在我曾经遇到的问题:想读书却读不进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想到帮更多的人养成阅读的习惯。虽然会付出时间和精力,却可以乐此不疲。

二、感受无处不在的幸福

1.心流的体验

完全专注,忘记时间,全身心的投入,那是一种满足的幸福感,听说满足感是最大的幸福感。看书,聊天,陪伴家人,做饭都可以产生这种满足感。

2.寻找工作的意义

一个医院的保洁也可以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在保障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康复。作为护士的我,提供自己的技术与服务,给予病人关心与帮助,又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呢。想通了这一点,似乎更能从忙碌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也对工作更加热情。

同样的工作,因为不同的心境而拥有全新的体验。

3.对亲密关系全新的认知

“不是找到了合适的人,而是共同经营好亲密关系”,这也更验证了亲戚朋友告诫的人品及核心价值的重要性。

爱,不是牺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夫妻两人的付出是要对等的,否则一旦一人心生牺牲,都会促使矛盾的产生。同时要一起去做更多快乐有意义的事情,来增加幸福感。

三、花儿一样的幸福

1.成长型思维看待幸福

要相信,幸福是可以创造的,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来获取的,虽然有时可能要付出一些痛苦,却可以保证我们整体上的幸福感。所以,幸福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成长型思维去看待。

2.幸福的催化剂

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不断增强幸福。此点启发我在疲惫时,还会去练瑜伽和跑步,因为那种拉伸及汗水挥洒后的释放感,是一味的窝在沙发上无法体会到的。

受此书的影响,休息日的时候,上午专注完成要事,下午开启郑州周边游计划。这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在郑十多年的时间,我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宅在屋里。走出去,多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多去做有意义的事情。目前已去了两个地方,幸福感提升很多。

3.突破不配感、不值得感的束缚

深藏于潜意识中的不配感、不值得感,这次经过此书的洗礼,被层层挖出。

吃到一种好吃的水果和食物时,会想到我的家人,于是批量邮寄回家,结果很大一部分都坏掉。当去旅游的时候,会想到爸爸妈妈还没有来过,内心会掀起深深的不适感。不断的给妈妈买时尚的衣服,却不考虑她是否会穿,是否需要。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和书中的这段话对上了,那种深深的不配感。爸爸妈妈还都没有,我怎么可以拥有,潜藏在内心的自责感,让我无法去享受每一个快乐的当下,甚至沉浸在不快乐之中。但他们是希望我永远都幸福快乐的,不管成长的路上经历了什么,他们都希望我变得越来越好!

即使这本书只让我找到了这一个痛点,它也是有价值的,让我和爸爸妈妈越来越好,而不是强加给他们很多不需要的东西。

幸福一直都在,从未曾缺席。幸福一直都是公平的,只是我们还没有用心的去感受,幸福一直都是我们追求的,但不要忘了,这个过程也可以很幸福。

愿你我都可以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