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
《三国演义》有句流传万世的开场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实在是一句话道尽了其中精义。
千百年来,由于不同的社会产生不同的阶级矛盾,当下的统一必将演变成后来的分裂,又由于矛盾得到暂时的缓解,一时的分裂又必将回归到统一,等待着下一个矛盾的出现,再重演分裂。如此循环往复,便是天下大势。
为什么“分”又为什么“合”?这个大课题可以试着从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演变而得到粗浅的解答。
而要看清这种演变,需用居高临下的大历史观的逻辑思维来解释才行。
(一)
首先是国家制度。
从周朝开始的是邦国制度(周朝以前更多是小部落到大部落的演变,这里不赘述)。
邦国制度,也叫封建制度。
“封建”也就是封土建国。封土,就是划定疆域;建国,就是指定国君。
具体来说,天下有一个“天子”。天子把天下分成若干块领地,封给“诸候”,这叫“国”。诸候再把“国”分成若干领地,封给“大夫”,这叫“家”。
封建(邦国)制度从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开始实行,一直到周朝灭亡,共存在近800年。
东周末期,时值春秋战国,经过长时间的战乱,社会阶级矛盾日益突出,秦国的实力已空前强大,远远凌驾于其他诸候国之上。此时,消灭其他诸候国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
秦王统一天下之后,为防止诸候之乱再现,不再采用封建(邦国)制,而用帝国郡县制。
帝国郡县制最主要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天下一切权利都集中到了中央(皇帝)。
从秦朝开始,郡县制包括其他国家主要制度一直为后世王朝所采用,包括“皇帝”的称号。秦王赢政之前,从未有如此强大权利之君主。
他自认为功德超越上古三皇五帝,故取“皇帝”二字,自称“始皇帝”。
从这个方面来讲,秦始皇无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
秦的历史虽短,却是开创者。后世直到清朝灭亡的两千多年,不过是秦王朝政治遗嘱的执行人而已。
封建制与郡县制的区别主要在哪里?
封建制的要义是“封土建国”,郡县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
封建制是“一个天下,许多国家;一个天子,许多国君”,国与国之间可以交战、言和、联盟、通商,但都要尊奉天子为天下共主。郡县制则是“一个天子,一个国家,一个元首,一个政府”。
实行郡县制之后,天子就是这个统一国家(天下)的唯一国家元首,不再叫“王”而称“皇帝”。因此,这种制度也叫“帝国制”。封建(邦国)时代的国和家,最后必须变成帝国时代的郡和县。郡县与帝国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封建制相对于郡县制;邦国制相对于帝国制。
从后世很长一段时间来看,帝国郡县制无疑是古代王朝最好的制度,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二)
再讲统治阶级。
在封建(邦国)时代,天子、诸候、大夫,都是世袭的;郡县(帝国)时代,只有皇帝是世袭的,帝国官员原则上是都不能世袭的。能世袭的是贵族,不世袭的是官僚。所以封建制同时也是贵族制,郡县制同时也是官僚制。
邦国制与封建制、贵族制是三位一体的;帝国制与郡县制、官僚制三位一体的。邦国时代,天子、诸候、大夫,都有自己受封的领地,所以它的统治阶级是领主阶级。帝国时代,管理国家的是官僚,官僚无领地亦不世袭,所以帝国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不再封建,就是要变贵族制为官僚制,变封建制为郡县制,变邦国制为帝国制,再由地主阶级取代领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很显然,秦王朝是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大换届”。因此,社会矛盾特别尖锐,阶级冲突特别激烈。再加上新的统治阶级没有经验,选择了错误的意识形态(法家学说),采取了错误的统治方式(暴力政治),弄得天怒人怨,所以秦王朝15年就灭亡了。
汉代帝国统治阶级汲取了秦朝的教训,更换了意识形态(先尊道家,后尊儒家),也改变了统治方式(先是与民休息、后是王霸杂用),于是天下太平,汉朝的国祚也长达四百多年。
帝国时代的统治阶级都是地主阶级,同为地主阶级,也有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由不同的地主阶级来担纲。
具体地说:秦汉是贵族地主,魏晋是士族地主,隋唐以后是庶族地主。
秦灭六国以后,废除了封建制,代以郡县制。以前的封建领主没有了,变成了现在的郡县地主,那些大的地主、掌权的地主、控制了国家机器和中央政府的大地主仍然由邦国时代遗留下来的贵族担任。这就是皇族和外戚,以及各种公、候。这些人是实际上的秦、汉王朝的统治者,所以,秦汉是贵族地主阶级的时代。
但是,越到后来,帝国制度越是往非贵族的方向倾斜。因此,帝国内部的统治阶级也要“换届”,由贵族地主换为士族地主,最后落到了庶族地主身上。
“士族”,就是世代做官的家族,在声望、有权势。“庶族”,是既没有权势又没有声望的庶民之家族。
但为什么庶族地主是帝国的最后一个统治阶级,而且持续时间那么长,从隋唐一直到明清呢?
因为这个阶级最符合帝国制度的要求。
庶族地主是地主阶级当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他们每一代人要进入国家政权,只能通过读书和考试,而且不能世袭。不让权利掌握在一个长期固定的群体,这当然是最让帝国最高层所放心的。
不过,历史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贵族地主阶级不可能马上就换成庶族地主阶级。这显然需要一个过渡,而这个过渡就是士族地主阶级。
士族与贵族有什么区别呢?贵族成为贵族,靠的是血缘关系。士族成为士族,靠的是读书做官。
士族与庶族又有什么区别呢?庶族做官,只需要通过读书考试;士族做官,则需要看家庭出身。
所以,士族一半像贵族、一半像庶族,正好用来过渡。而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混乱,正是中国大历史之中的一个不断探索寻求的大过渡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是“门阀制度”,也叫“士族制度”。
所谓“门阀制度”,就是一个人要做官,光会读书不行,还要看家族是名望、级别、功绩等等。“门阀”就是特指当时世代为官的显贵之家族。这个制度则是保护这个阶级政治利益的制度,具体实施起来,就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察举制,区别于后世的科举制。简单地说,“九品中正制”是做官的人永远做官,平民永远是平民。
士族在东汉末年已经垄断做官道路。垄断了做官的权利,等于把不能世袭的官职变成了可以世袭的。建立了一种“不是世袭的世袭制”。显然,这是与帝国制度的要求是不相容的。帝国制度,前文说过,是要求官僚不得世袭的。
故按历史的进程发展,门阀制度是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官僚完全不能世袭的科举制。士族地主阶级也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不会垄断做官权利的庶族地主阶级。
所以,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时间正是上述两种统治阶级完成历史过渡的“历史大插曲”。
(三)
魏晋南北朝在历史上评价就是一个字——“乱”。从三国开始至南北朝结束,隋朝建立。所以历史的“大插曲”时代,也是历史的“大乱世”时代。
通常,“门阀制度”是存在于“治世”的,这时候靠士族的笔杆子是有用的。但每到一个历史拐点,出现“乱世”的时候,“门阀”的力量就飞速下滑,进而演变成的“外戚”、“宦官”与“门阀”的多方角逐,最后再由“军阀”混战,重拾旧山河。各种力量“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全力角逐最高权利。为建立下一个新统治秩序而进行各种斗争。
直到1910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清王朝,才终结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国制度。
从此这个国家开始实行共和制。共和制泛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相对
“共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周本纪》。据记载: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起义,厉王逃跑,国中无主,暂由周公和召公两个大臣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共同执政的第一年——共和元年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但是,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对“封建制度”有认识上的误会,不停地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的帝国制度”。
上文说过,中国从秦朝开始便不再实行“封建邦国制”而改为“郡县帝国制”,只不过后世还有过几次“封建邦国制”的复辟时期。
具体来说共有三大时期:
(一)项羽灭秦,分封18路诸侯,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完全回归“封建邦国制”。
(二)刘邦初建汉朝,为妥协各方势力,大封同姓与异姓诸候王,在文帝时爆发了诸候“七国之乱”,平乱之后剪除诸候势力。此后完全实施帝国郡县制度。
(三)朱元璋建立明朝,为确保朱家天下能够传之万世千秋,分封诸子为”藩王”,后来还是爆发了其子燕王朱棣篡位之事。
(四)
如今,天下大势已归为共和,郡县制可以说依然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只是拥有权利的主体换成了中央人民政府;“高考”制度一定意义上还是延续了“科举”的选才方式,国家统治阶级应该说还是以庶族地主为主。
历史上的每个时期,每一种制度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像帝国郡县制,科举选才方式,在我个人看来,在当时的时代,是无比先进的制度,绝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不能单纯以现在的视角去看待当时的世界,而应该以现在的视角去分析当时的世界。运用大历史观的逻辑思维分析一下我们当下的世界是如何从古代一步一步演变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要明白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变通的,这个世界永远是会有新的制度出现的,认识到旧制度的优点与缺点,才能制定出更为先进的新制度。
阅尽天下大势,最为要紧的意义在于:只有我们明白为什么“合”又为什么“分”,才会懂得怎么样去“分”又怎么样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