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水优雅 | 01拼命女郎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慕清和我一起在她管理的产业园区里漫步。
她身穿一条水蓝色的雪纺长裙,在微风中翩翩而行,尽显成熟女人的优雅与恬淡,一张白净光滑的脸显得精神饱满。从外表看,很难想象她做起事来是那样一个风风火火的“拼命女郎”。
她说,初来这里,草比人高,这些热闹的办公室和厂房,7年前全是荒废的建筑群。她拿出手机,翻出当年她拍下的荒废建筑照片给我看。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把这些照片里的场景与眼前满是创业公司的景象联系在一起。
我问她:“当年你看到了这些,需要多大的勇气来到这里从零开始干?”
她笑了笑,坚定地说:“当时什么也没想,答应来就来了。来了以后也不知道要怎么干,只知道将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
她指着前面的一栋楼说:“这是最开始改造的一栋。当时要进驻的公司是制造先进装备的,没有吊装口,需要从内部加装电梯。我带着企业一趟又一趟地跑有关部门咨询和申请,帮企业在当地联系电梯公司和工程公司,突破原有建筑结构的限制,还要保障施工安全。那时候才刚刚开始,这些事情我自己一个人完成。同时还要管工程改造,自己组建团队,自己招商,自己做运营。”
我说:“万事起头难。这么难的开头,没有经验,没有团队,你都走过来了。”
她笑得灿烂,说:“别去想困难,做就好。行动起来就会知道怎么做。”
我问她:“我知道你当时是拿着园区的效果图和户型图开始去做招商的,你初来这座城市,没有资源,没有多少朋友在这里,你是怎么做到的?”
她挽起我的手,边向前走边说:“开头时是难,其实后来的招商和企业服务更难。但是,我觉得我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坦然去面对问题找解决办法就好。”
这时迎来走来几个人,她热情地打招呼,并向我介绍,是园区企业的老板和高管。那位老板看上去40岁出头,主动向慕清说了他们因为业务需要,希望做一些资源对接。慕清很爽快地答应对方为他联络一下,第二天到他公司详聊。一行人离开后。她挽着我的手继续向前走。
她说:“当年刚开始招商时,我希望园区的定位高一些,吸引科技产业聚集,真正将创业氛围做起来。当时周边有一些工厂,大多数是比较低端的传统加工行业。我之前在深圳创业,就想到从深圳引一些科技型企业过来。可是我平时都在这边忙,要想到深圳招商,就先从创业时的客户和朋友那里找资源和做连接。过年的时候,丈夫带着孩子回老家,我就一个人留在深圳,与以前的客户和朋友联系,去探访因为工作留下来的人。他们中有些人刚开始是犹豫的,我给他们讲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讲这边的产业配套,讲我们的服务理念和孵化体系,最终打动了他们。有了第一批科技型企业进驻,再沿着他们的产业链去延伸,逐步把园区做了起来。”
我说:“有一批科技型企业进来,你就开始做运营,做创业辅导,做科技圈层,园区的各种活动做起来,这里就有了创业氛围。你是真能折腾!”
她看了我一眼,问我:“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成为好姐妹的吗?”
我笑着点点头。那时候,她刚刚开始涉足科技企业孵化器,面对一大堆的指标却需要快速做起来。有那么一段时间,经常是一大早我刚走进办公室的门,她已经气定神闲地坐着等我了。还有更拼的,周末抱了个笔记本电脑到我家附近的咖啡厅拉上我可以坐大半天,全是她想要快速了解的各种问题。我是被她的拼劲所折服。
沿着园区整齐干净的道路向前走,我边走边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慕清还热情地带我参观了几家创业公司,有一家是园区刚启动时就进驻了的。创业公司的老板说,他们得以快速发展有慕清的一份功劳,在他们公司出现现金流问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是慕清以天使身份先投资,再带动深圳的投资人与他们对接,使他们快速解决了资金问题,并扩张了业务。参观了一圈,创业公司的人们与慕清都很熟络,对她都是赞不绝口。
告别了慕清,我独自驱车走在繁华的公路上,想起了当年跟着领导在这里选址做产业园的情景。那时候,公路没有这么宽,周边是破旧低矮的厂房,有不少食品作坊和零部件加工厂。如今,因为有了慕清管理的产业园区和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这里周边的厂房也开始改造或新建,设置了一些科技产业的生产基地,整体环境也变好了。
我的脑海里一直停留着慕清一袭水蓝色雪纺长裙的翩翩倩影。女人如水优雅,又忙又美。成熟的女人,优雅气自来,却也能当一个“拼命女郎”。慕清用对人的真诚和一颗服务创业者的真心,与创业者站在了同一阵线。
想起了慕清的那句话:“别去想困难,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