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召良: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技术之安排焦虑时间技术
对于那些习惯担忧或焦虑的患者而言,他们常常让自己处于焦虑之中。有的患者报告自己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焦虑之中。
对于患者而言,焦虑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习惯化的情绪和行为模式。
一方面,焦虑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让自己沉浸在焦虑情绪之中,围绕自己担心的问题,思考可能发生的事情,想象事情最糟糕的结果;
另一方面,他们又会试图说服自己,安慰自己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他们会想做点什么事情来降低事情发生的风险。
此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想不清楚,想不明白,找不到明确的答案,无法做出明智的决定。
为了控制焦虑症状,患者需要减少焦虑的时间。安排焦虑时间的技术就是减少患者焦虑时间的方法。
心理咨询师与患者商定一个焦虑时间。在焦虑时间里,患者可以像过去那样焦虑,在这个时间里,焦虑是被允许的,患者不用为自己的焦虑自责,可以充分地焦虑,打开思想,放飞想象。但在非焦虑时间里,也就是在焦虑时间之外的其他时间里,患者不能允许自己持续焦虑,也就是说,一旦发现自己在焦虑,患者就需要让焦虑停下来,把焦虑留在焦虑时间里。一旦能够这样执行,患者的焦虑症状就会显著缓解。他们的焦虑持续时间可能会从原来的每天数小时变成数十分钟。
安排焦虑时间的具体做法如下。
01.设定一个焦虑时间
咨询师需要和患者找出一个空闲的、可以用来焦虑的时间。为了养成焦虑时间的习惯,焦虑时间最好是固定的。因此,在设定焦虑时间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在这个时间段,每天都有空闲,能够让患者在每天相同的时间去焦虑。
02.确定焦虑时间的长度
一般焦虑时间的长度为20~30分钟。一旦确定某个焦虑时长,就必须遵守,即不能超时,一旦焦虑时间到,就应当停止焦虑,让自己从焦虑中脱离出来;不能减少,如果焦虑结束但时间还未到,患者就应当想办法让自己持续焦虑,直到时间结束。
03.规划焦虑时间的情境
患者应当避免在书桌、床上或者从事正常活动的情境中焦虑,其目的是避免产生情境条件反射。如果患者把焦虑时间安排在床上,久而久之,当患者躺在床上时就容易感到焦虑。因此,患者应当找一个空闲的空间去焦虑。这个地方是自己很少去的地方,例如,阳台的某个角落、储物间、室外的某个地方。
04.在非焦虑时间停止焦虑
在非焦虑时段,一旦患者意识到自己处于焦虑中,就可以把焦虑的内容记录下来,这类似于焦虑日志或者焦虑监控。然后,停止焦虑并把注意力转回当前的活动或任务上。虽然这不容易做到,但患者需要坚持这样的操作。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停止焦虑回到正常活动中后不久又会陷入焦虑中,患者也许会对此感到绝望,其实,你不需要绝望,你只需要反复练习,次数多了,你对注意力的掌控也会变强。
05.在焦虑时间里焦虑
进入焦虑时间,患者可以把非焦虑时间里记录的焦虑内容拿出来进行思考和想象,寻找各种可能有用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验自己的焦虑。如果焦虑时间到了,患者所担心的或考虑的事情没有得到一个结果,就可以在明天的焦虑时间里继续思考和焦虑。如果焦虑时间未到,但患者已经没啥可焦虑的了,患者还是要想办法让自己焦虑,直到时间结束。如果患者发现自己经常不需要那么多的焦虑时间,就可以和咨询师商量缩短焦虑的时间。
通过焦虑时间技术,可以让患者意识到:患者担忧的主题是有限的;能够被延迟的担忧,似乎就是无关紧要的或没有必要的;自己能够控制担忧和焦虑。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13688/92515dccd04d3cc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