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究竟应不应该逼孩子?
我是玉丽,专注亲子关系,2岁女儿宝妈,二胎孕育中。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153篇,我的每一篇文章都和亲子关系有关,用文章记录孩子和自己的成长。
在快乐教育盛行,谈棍棒教育、体罚就色变的年代,大家认为一切都应该以兴趣为主,那父母究竟应不应该逼孩子,相信会是很多父母的困惑。
记得曾看《向往的生活》时,Angelababy问刘宪华:“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琴?”
刘宪华回答说:“对,被逼着。”
“那你小时候愿意吗?”
“我不愿意,一直到我十一二岁,就一直不想拉,然后我就参加第一个比赛,然后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了。”
“那你觉得现在感谢父母吗?”
“非常非常感谢。”
倪妮也在一旁附和说,她小时候也是被逼着学了很多东西,现在还蛮感激的。baby说我的父母当初怎么就没逼我呢?以至于我现在没有一点特长。
父母究竟应不应该逼孩子?我从来不反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但是兴趣从哪里来呢?很少有人天生就会对什么东西特别感兴趣,兴趣在于培养。
其实很多时候,兴趣是一个伪命题,尤其是对孩子来说。
比如说一个孩子当初想要学钢琴,觉得特别喜欢,可在遇到了挫折,或觉得很辛苦时,就会说不喜欢了,想要放弃……
这是否是真的没有兴趣了呢?喜欢并不代表爱,当对一件事真正有兴趣,是爱上它,是在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带来了成就感,经历了挫折后依然坚持。
可对于孩子来说,坚持本身就很难,如果我们一听到孩子说不感兴趣了,就妥协,不让他学了,那他可能学什么东西都会一样。
所以,这时候需要父母适当的逼孩子一把,如果不逼他,他学不会坚持,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习任何东西,都会经历挫折和困难。
激发引导孩子的兴趣,这是父母应该去追求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很多老师都无法把自己的学科,教得充满乐趣,让孩子感兴趣。
那么这时候,我依然赞成父母更应该逼孩子一把。就像常有家长和我说,孩子就是不喜欢阅读,该怎么办?
我说如若你们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他感兴趣,那就先从形式开始,每天亲子阅读三十分钟,让形式变成习惯。也许哪一天,他读某本书读进去了,不可自拔,那他就会爱上阅读了。
这样的方法,或许笨拙,但是却是每个家庭都适用的,只要坚持陪孩子一起去做而已。其实很多习惯、兴趣的养成,都是如此。
在看《摔跤吧,爸爸》时,很多人批判爸爸就是在逼迫孩子,不问孩子的兴趣就逼着她们学摔跤,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
确实是如此,这也是很多人反对父母逼孩子的原因,觉得就是为了让孩子延续他们没有实现的梦想。
但如若是那样的环境,说实话我依然赞成爸爸逼孩子。原因是:
一、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且在印度女孩14岁就出嫁,一生与家务、锅碗瓢盆为伍,摔跤给了她们不一样的人生。
二、电影里的爸爸,只懂摔跤,也只能通过自身的条件去培养孩子摔跤,其他的不管是从经济,还是社会状况上,都做不到,那么这时候从爸爸的特长方面去培养孩子又有什么错?
如果是这样家庭条件下的父母,我更赞成你们逼孩子一把,从自身的能力出发,量力而行的培养孩子一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远比我们去无止境的攀比或放任他自生自灭的好。
当然,我们始终应该追求的是做更好、更智慧的父母,如若我们都能做到发掘、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觉不到逼迫,开开心心的学,那是最棒的。
适当的逼孩子一把,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或者一个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