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飞天劫》第一章 初见敦煌+简介
他出生于京都三大望族之一的徐家,家族世代经商积累下了巨额的财富。同时,利益争夺也深深地浸在了这个商人世家的血脉里。天真单纯的弟弟、逐渐老去的父亲、卑微低下的母亲,在徐家金碧辉煌的宅院里长大的少年终日沉默寡言。
在徐家,家族长辈最看重的永远都是最有利用价值的那一个子孙。
那个时候他想的是如何让父母安度晚年,护幼弟周全。没有人能预料到那个商人云集,财宝遍地的沙漠之城竟与他的一生有如此多的牵绊。
红莲花开的地方,有她和他曾今那样瑰丽的梦。
旖梦?噩梦?他只知道他的心永远的失落在了那片茫茫大漠和那翩跹的身影中。
序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在茫茫的大漠中,敦煌被誉为沟通东西商道的沙漠明珠,上千年来,演绎了太多的传奇辉煌与硝烟没落。这座城池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交替,在沙漠的落日中愈显沧桑,不变的唯有那千年不息的风沙。
第一章:初见敦煌
沙漠中的风沙阻挡商队的脚步,漫漫黄沙,目之所及仿佛一切都是灰黄的。风夹杂着沙子刮在人的脸上,火辣辣得疼。
“这风也太大了,眼睛都睁不开,六哥你拉着我点啊!沙子都进到鼻子里去了!”说话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裹着面纱、戴着头巾看不清他的面容,只是少年的语气有几分骄纵和不满。
那个被他唤作六哥的男人转过头来,看着他说道“天衡,你也不是小孩子了,马上就到敦煌了,再忍忍吧。”
“李叔,你照顾天衡,大家跟上,一个都不许落下,日落之前必须赶到敦煌!”由于风沙太大,徐默风只能边说话边打手势。那是商队特有的交流暗语。在沙漠中行路遇到风沙是家常便饭,风沙大的时候,听不清人的声音,商队的人只能通过手势来交流。
那个叫天衡的少年没有再吵闹,到底是小孩心性,听得马上要到敦煌了心中自是高兴,他从小就对那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沙漠之城满是好奇。听得兄长说日落之前便能到达,不由得催促着骆驼加快前进。
敦煌,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沙漠中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在黑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指引着沙漠中的旅人。
由于东西方贸易的兴盛不衰,敦煌从一个小小的集镇成为了西域第一大城。这里有来自遥远江南的茶叶、丝绸,产自天府之国的蜀锦,如同羊脂玉一般的白瓷和高洁淡雅的青瓷。红海湾的商人带来珍贵的龙涎香,训练纯熟的昆仑奴最受波西米亚商人的喜爱,波斯皇室派人来这里采购奇楠……异域珍宝、美酒佳人就是敦煌对远来旅人最好的招待。
城中有各色小摊、酒楼、妓馆、赌坊等各类消遣去处。西域魔术、杂耍、歌舞、马戏表演应有尽有,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在敦煌圣祭中表演的飞天舞。圣祭又名红莲祭,和浴佛节一起是敦煌最为隆重的两大节日。(在大祭开始前,王室乐司的敦煌歌舞坊会选出最好的舞姬进行斗舞,优胜者将成为红莲祭祀结束后的红莲盛会上的舞者。)
敦煌的民风不像中原那样保守,他们将能歌善舞看作是一种骄傲,并且通过歌舞来表达对神佛的敬爱。素有“仙歌乐舞,以供神佛”的祭祀传统。敦煌王室专门设立了太乐司,由乐官掌管,负责教习舞乐。乐司从敦煌挑选天分出众的女童“教以舞乐,授以音律”,其中不乏达官显贵之女。
红莲祭上,诸国贵族、富商云集。国王和王后也会亲临,在祭司的主持下,国王将亲自向诸天神佛献上祭飨,以求敦煌能够昌盛永继。
如今距离红莲祭还有两天,敦煌的街头早已人山人海,到处张灯结彩迎接这三年一度的盛会。即便是夜幕降临,敦煌的街头也如同白昼那样喧闹。白日里闭门的妓馆、赌坊都开门迎客,高楼上传来阵阵调笑声拨动着黑夜中人们的心。
“等等,别关城门!”一队匆忙的旅客正从敦煌城外奔来。由于长途跋涉,这一行人显然已经是筋疲力尽。一位穿着青灰色布衣的男子从骆驼上下来,向守城的官兵作了个揖,说道“官爷,我们是来敦煌贩货的商人,路上遇见风沙走岔了方向,耽搁了行程。还望官爷行个方便让我们进城。”说完便往那守城士兵手里塞了一个银锞子。“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得去禀报我们都司大人。”守城的士兵掂了掂手里的银子,便向城楼方向走去。
不久,从城楼上走下来一个三十如许、满身戎装的男子,边走边说道“是老李吧,怎么今年来得这样迟。”
“路上耽搁了,还望都司大人行个方便。”那个被称作老李的男人走上来抱拳行了个礼。
“哈哈哈,京都徐家,若是少了你们的货物,只怕今年的红莲盛会不够热闹,进去吧!”都司向身后的士兵高声说道:“开门,放行!”
“既如此,徐某改日定当答谢都司大人。”徐默风向都司抱拳行了一礼。
“徐公子不必客气。”那都司看他们一行人都进去了,才下令关闭城门。自己卸下一身戎装,慢慢走回住所。反正敦煌历来重视商业,这城门的禁令一向不是很严,以前还有商队半夜要进城都是塞了点钱了事,上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来的是京都徐家,自己乐得做人情。
进了城,徐默风一行人尽管已是十分疲惫,但仍不敢耽搁,步履匆匆向城东赶去。再过两天就是红莲祭,这个时候只怕所有的客栈都已经客满了。不过徐默风并不担心,徐家是京都有名的巨贾之家,靠在敦煌贩货起家,在这里早已置下了宅子。
戌时初刻,他们终于到了城东的徐家别院。门口早已有家丁仆人出来迎接。为首的是一个四十许的男子和一位艳丽的女子。男子衣着简单,面色冷峻。那女子虽不是青春年少,但是容色过人。她的发色金黄,眼睛不是纯黑而是偏棕色。
见了徐默风,两人忙迎上来行礼“陈令、荣娜见过公子。”“陈叔、荣姨不必多礼,让大家卸货吧。”
一行人皆是神色倦怠,尤其是徐天衡在骆驼背上,头一坠一坠的已经快睡着了。“荣姨先将天衡扶进去吧。”看着弟弟睡眼迷茫的样子,徐默风有些哭笑不得。
荣姨轻笑了一声,道“既然如此,那妾身就先安排人伺候九公子休息,陈二哥在这儿帮着大家卸货清点,我稍后就来。”左右的婢子扶着已经快虚脱的徐天衡进去,其他的仆人一刻不敢停歇,帮着将这一队人带来的整整六十大箱的货物卸下来搬入仓库,边上账房不停地清点、计数。
陈令正向徐默风禀报红莲祭需要安排的事项。在何处易货,有哪些买家会来看货,哪些月前已下了单子,还有要向其他客商采办哪些货物等等。
末了,他看了看面前长身玉立的公子,说道“幸亏公子及时赶到,否则只怕我们二人应付不过去,尤其是波斯和图瓦那边早已下了单子,只怕不好交代。”
“路上不顺,让你们担心了。”年轻公子脸上面带倦色,只是淡淡地应了句。
里面徐天衡已经在舒服地泡着热水澡,旁边两个婢子正帮他搓背。荣姨看他这副样子便调笑了一句“公子可别睡着,不然就得让这两丫头抱你到床上了!”到底是年轻人,听得这话便是红了脸。知道天衡年轻脸皮薄,荣姨也不再取笑,就退了出去。只留下婢女伺候。
外面的货物已经清点卸完,家中的仆人也三三两两地散去,只剩下李叙、陈令和几个账房还在清点。徐默风正在书房看这几个月的账本。
荣姨伺候完天衡出来,看书房的灯还亮着,就敲门进去了。“公子今日累坏了,也早些歇着吧,总归不急在这一时。”徐默风翻了页账本,抬头道“荣姨也早些歇着吧,今日辛苦你们了。”“贩货的事公子也不用全盯着,总归还有陈二哥和李大哥他们在呢。”荣姨看着在灯下用功的徐默风,他继承了母亲的好容貌,面容俊秀,美若冠玉,是一位翩翩少年郎。只是他的性子沉闷,平时除了弟弟极少与他人亲近,才二十不到却总是冷着一张脸让人难以亲近。想到这里,荣姨心头不禁一酸。
“红莲祭上的飞天舞可是敦煌一绝。妾身自作主张弄了两张帖子来,正好这回九公子也来了,他爱热闹,不若公子就陪着一起去看看吧。”说着从袖中取出两张帖子呈给徐天衡。
这帖子粗看之下与寻常的请帖无异。但是放在灯下一照,就放出淡淡的光来,如同湖面上的水波。随着烛光照射角度的改变,光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在帖子上撒了出自敦煌矿山的凝光粉。这凝光粉是王室贡品,宫中嫔妃用它来画额间的花钿,在灯下更添风韵。也只有红莲祭的请帖才能够用上这种王室之物。打开请帖,里面印着一朵红莲,右下方是受邀者的名字。徐默风接过请帖看了一眼,便放在案头继续去看账本,荣姨知道自己不便再继续打扰就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