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饭桑箕, 糠筛、米筛、箩箕 ,畚斗传说
饭桑箕, 糠筛、米筛、箩箕 ,畚斗传说;
古稀之年,回想往事。饭桑箕的兴衰很值得我们回味。
从少打懂事起,吃饭总在镬灶间里吃。这就是过去的厨房间,饭是在铁镬里煮的,用柴火烧热了。一家人吃饭吃好了,剩下的饭母亲就用饭掌兜起,盛在饭桑箕里,盖上盖子。再把饭桑箕掛在垂下来的铁钩上。
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剩饭放在冰箱里,哪知道什么“饭桑箕”。我告诉你,过去,哪有什么电冰箱呀!剩饭家家户户放在“饭桑箕”里,悬空掛在铁钩上,这样才透气通风,能放到明天,不会馊掉。
我们虹桥地方就是这样的乡风。几百年了!
虹桥三八集市那天,离虹桥三里路的河淇村人带着竹制品到虹桥赶市日。河淇人心灵手巧,用水竹、绿竹、茅竹剖成竹篾,用篾青编制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生产用具。有竹篮、饭桑箕等。竹篮也叫菜篮,饭桑箕也叫饭篮,还有糠筛、米筛、箩箕。畚斗等。都是农家不可缺乏的。特别是饭桑箕,挨家挨户必备。
虹桥有句俗语,讲人吃饭肚大会吃,是“吃饭吃一桑箕”。有些人上山落田做事肚子饿了,回家就拿饭桑箕寻饭吃。所以不管是垟下人山头人,不管是镇上人乡村人,家家户户都有“饭桑箕”。
我自少就住虹桥镇西横街,家里开店。早饭母亲总是煮粥吃,菜总是打五分钱,豆腐蘸酱油,或者配炒黄豆。中午是煮饭吃,配素菜、萝卜、豆类或有一点海货、虾鱼之类。有剩饭就盛到“饭桑箕”里。晚饭是炒饭吃,即是把中午的剩饭炒一下、暖一下,把中午的剩菜也暖一下。晚饭后,总是有剩饭的。这些剩饭就盛在“饭桑箕”里。等第二天中午煮饭时,可以做“冷饭酿”。掺在新下的米中,使饭的量可以煮的多一点。几乎是每个节俭的人家都是这样会防算的。
虽然过去每个家庭都有备“饭桑箕”,但使用“饭桑箕”都不一样。因为“饭桑箕”盛的是干饭,如果家里很穷,天天熬粥吃,“饭桑箕”就常常空着了。
1958年冬,大办人民公社食堂,户户都到食堂里吃大锅饭,吃饭不用钱,每个家庭里的“饭桑箕”就空起来了。
直到1961年秋,粮食减产,食堂停办。每个家庭的镬灶间又重新开火,“饭桑箕”又重新启用。我的家里当时是“居民户”,每个人每月发到粮票24斤,“饭桑箕”还用得上。一家人总算度过了那个艰苦的岁月。有的“农业户”却忍饥挨饿,苦度饥荒。
我1964年插队到龙坦村,参加农业劳动,还兼任了大队会计,我看到少数几户劳力少人口多的农户,到稻熟前就缺粮少吃。他们镬灶间的“饭桑箕”,是空荡荡的。他们东借薯干西借米,天天熬粥吃,也难以为继。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困境所触动,感受到当时农村的穷困,务农的艰辛。
那年下半年,我就辞去了会计职务,回家自学雕花、画像手艺,成为一名农村工匠。凭着自己的勤劳,总算使家中镬灶间里的“饭桑箕”天天盛着干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使家里人不至于饿肚,过着有衣有食的日子。
文革结束,我1979年被安排乐清制革厂工作。每个月可以发到粮票32斤,一直到1992年,家里厨房还用着“饭桑箕”。
1992年,我将原来的木楼房改建成二间四层楼的钢筋水泥屋。当时在二间厨房上面,仍旧预埋了几个钢筋的勾,用来掛“饭桑箕”。掛不了几年“饭桑箕”,生活水平提高,家里置办了电饭锅、电冰箱。煮饭不用铁镬,用电饭锅煮饭后,剩饭就放冰箱了。这时候,“饭桑箕”就用不着了。
但是,在那些仍未建造新房的家庭中,还是用“饭桑箕”来盛剩饭。
改革开放后几十年来,随着住房的更新,新的楼房、商品房、别墅逐步增多。“饭桑箕”也就越来越少了,以致退出历史舞台了。
现在河淇人也几乎不再编制菜篮、饭桑箕了。
生活小康了,谁还用得着那些老古式的东西呢!但若办个农屋博物馆,千万要掛上个“饭桑箕”,让大家惦念一下“民以食为天”的以往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