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 年味最是儿时浓
一进入腊月,人们便自动地用农历计时了。过了小年,年味越来越浓了,要说热闹,还是小时候的年:
【炖大肉】
过年的习俗,一地一个样,从小街坊邻居都这么过,至于为什么又有谁去深究。比如这炖肉,结婚后在婆家过年,虽相隔几十里地,婆家那里便没有炖肉这一年俗。
那时家家经济条件都差不多,平时舍不得吃肉,过年时便能解解馋了。小时候,每家都养猪,养到过年,或卖或杀。那时的肉,很香,香气几乎飘满整个村子。
【蒸馒头】
腊月二十七,是蒸馒头的日子。除了日常吃的馒头,最重要的便是上供的馒头,要用最好的最白的最筋道的面粉。那时的馒头不象今天用酵母发,要用“面肥”。冬天天冷,母亲早早地把面揉好,把面盆放在炕头上用小被子蒙好,等着面发。
面发好后,用碱水揉,蒸出来的馒头白白的闪着亮光。母亲用一个小碗把一小包红颜色的粉沏开,用筷子或是高粱杆一类的东西在馒头上逐个点上一个红点。
这样的馒头,便有了新年的味道。母亲点完馒头后,总会在我们的额头也轻轻点上一点。爱美的我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去照照镜子,看看母亲点得圆不圆。
【贴对联】
小时候卖春联的很少,多是手写。同族的一位三伯毛笔字写得特别好,每年求他写春联的人络绎不绝。母亲每年买来大张的红纸,父亲裁好。春联,自然都是些吉祥话。一般是由哥哥拿了去请三伯写好。
贴春联这活,一般是由父亲来做的。父亲细心,贴的时候总要上看下看,然后再让我们远远地端详半天,觉得很端正了方罢手。
父亲的毛笔字也很好,但他很少写。大概是嫌麻烦。
窗花有卖的,但很少买,因为本家的二娘会剪。每年我最喜欢看二娘剪窗花,红红的纸在她灵巧的手下很快变成一只小猪或是一条大鲤鱼,或是喜鹊登梅,觉得羡慕极了。但自己手拙,那么多年,只和二娘学会了剪红喜字,其余的一概不会。
【一些忌讳】
故乡的年,有滋有味,尤其那些老例,小时候觉得可有意思了。
中国人讲究吉祥如意,一过小年,长辈们叮嘱不许说晦气的话、不吉利的话。总之是有图吉利,俗称说拜年话。
过年了,还有其他的一些规矩和讲究:
记得有一年年下,奶奶想起个事来,要我去二娘家还一勺香油。理由是过年了,借出去的东西要归还。
我当时是去二娘家了,后来还没还我真的不记得了。
似乎是有讲究的,借出去的物件,过年需要返还。但那都是一些大些的东西,至于吃的东西,还真没听说要求还的。奶奶去世后,街坊邻居也借过我家各种东西,母亲也很少要求别人还回来。邻居自觉,也会早早地把一些家伙什还我们家。
除了不许说一些晦气的话以外,象除夕那天是不能扫地的。我们嗑的瓜子皮糖纸碎屑铺满一地,不能扫,据说那叫财,扫地会把财扫走。
当医生的父亲最喜欢扫地,那天他看着满地的狼藉,想必忍得非常辛苦吧。
除夕夜不许灭灯,所有的房间灯要彻夜长明。灯太亮,母亲会用硬一些的纸折一下将灯罩住,这样光线就暗一些,我们就能睡实了。
除夕的饺子,包的时候不能从中间捏。为什么,我不清楚。只记得有一年冬天的某一天,我去伙伴家玩,刚好她家正包饺子,我也插手帮着包。她奶奶看到我包饺子的手法,便提醒我以后要改正。饺子不许先从中间捏。似乎从那以后,我还真的改掉了这一习惯。
除夕的饺子,只许剩面不许剩馅。可以包成元宝的形状,但不许捏花边。第一锅是上供的,馅不能用葱姜韭菜等,第二锅才是自家吃的。
饺子不能捞净,锅里一定要留几个。我想,这大概是寓意年年有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