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对“熊孩子”的偏见,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2018-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十月妈妈心理

工作群里,弯钩分享了一条新闻,只看标题已让我崩溃。

6岁男童敲邻居家门,被砍20多刀,嫌犯:打扰我睡觉

乐乐早上起床后,跑出家门,妈妈赶紧在后面追,但孩子跑太快,一会儿就不见了影子。

等妈妈再找到时,“孩子浑身是血,脸朝下,倒在邻居家门外。把孩子翻过身,脸上被刀划得血肉模糊,胳膊上也都是伤,手上的筋都断了。”

之后孩子一直昏迷,被送到重症监护室。

孩子是被邻居砍倒的,因乐乐敲了门。

乐乐妈伤心欲绝:“和邻居没有任何矛盾,不知道为何这么狠心。”

一个强壮男人,拿刀砍一个手无寸铁,年仅6岁的孩子,而且连续20多刀,刀刀狠决,这是多么残暴的行为!

可面对这样的恶行,网上却是一片叫好声!活该!大快人心!

“围剿熊孩子”,不知何时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从该打该教训,到该砍该杀,孩子,究竟触怒了谁?

一边是30多岁的正常男人,一边是6岁的弱小孩子;

一边是沾满鲜血的20刀,一边是含着童真的敲门声;

孰轻孰重?谁是谁非?还不够清楚吗?

我们并未丧失判断力,是对“熊孩子”偏见太深。

对孩子麻木,对他们失去同情,站到他们对立面,这是网络爆出“熊孩子”事件后,大部分人的态度:

熊孩子就该打,打到你老实为止!

对熊孩子,暴力是他唯一听得懂的语言!以暴制暴最有效!

即使孩子并未犯下大错。

2018年4月27日,一7岁孩子,在公交车上踢到一名21岁男子,男子将孩子提起过肩摔到地上,并用脚狠踩、狠踹孩子头。被打后,孩子两次挣扎着想站起,均未成功。

视频爆出,网友评论:

是我我也打!看熊孩子被打,真爽!

要是我,直接打死这熊孩子······

我们没有过多思考,便为暴力欢呼。

在熊孩子事件中,我们似乎不必了解全部真相,只要孩子“挑事”,就是“找打”。

这些话语中,我们看到的是恃强凌弱,是施暴者的得意。

我们认为孩子无恶不作,一味讨伐,却忽略了:孩子没有话语权,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无法告诉大家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发不出声音。

但熊孩子,真的是怀着极大的恶,来给成人惹麻烦吗?

大部分的孩子,并不是有心。

有次坐公车,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女童,拿气球拍打上车的人,被打扰的人,面无表情,看她一眼便作罢。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一直说:“不要弄到别人!”甚至抢夺孩子气球,孩子都未停止。

妈妈问:“为什么要拿气球拍人?”

“我觉得好玩呀!”孩子咯咯笑起来。

“不疼的妈妈!”孩子拍自己头。

“别人不喜欢你拍他们头。”

“他们没有这样说呀!”

妈妈意识到问题,便请被拍的人说出感受。听别人说不喜欢,孩子认真道了歉,一路再没乱拍。

儿童在社交时,会通过试探别人,判断自己行为好坏。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对“感受”比较敏感,注重自己感受,也会回应别人感受。

也就是说,孩子不是真的要“熊”。

当你明确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不妥,他就会改正。但我们似乎没有耐心给孩子机会。

《怪诞心理学》作者,在书中讲过自己6岁时的恶作剧。

他和朋友在河边玩耍,想做刺激的事情:朝路上骑车的人扔水藻。

第一次,没扔中;

第二次,砸中了车架,觉出成就感;

第三次,砸中一个大叔肩膀,当看着水藻在大叔肩上迎风飘舞,他们哈哈大笑。

后来完全忘记后果,只专注是否砸中。

在这件事中,他发现看到别人难堪,会让自己愉悦,这种感觉让人上瘾,并不易控制。

其实这并不是儿童独有的心理,我们成人也有。

比如轰动一时的恶搞新郎。

河南郑州一新郎被朋友缠满胶带绑在路边灯杆上,头上被戴上了红色塑料袋,随后不断有人拿芥末、醋、酱油、可乐往新郎身上泼,一旁有人边笑边拿着手机录像。

比如某明星的婚礼上,一群伴郎恶搞伴娘,险令其走光。

这都是成人的恶作剧,同样给他人带来了伤害。

但相较于成人,孩子常出于无心,他们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心智不成熟,不能真正理解有些事不能做,也不能预测如此做的后果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6岁儿童,正在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听从生命内在的召唤,不断学习,学习人的行为和精神。

6—12岁,孩子发展出健全的精神认知,渐渐摆脱内在驱动。

他们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才开始规范化。


不得不说,有时候并不是孩子太熊,是我们对孩子的固有偏见,让我们难以忍受。

到底何为“熊孩子”?

很多人说:“打扰到别人就是熊孩子”。

那如果以此为标准,成人是否也可以被称为“熊”?

挤过地铁的人,都会遇到矛盾。因为拥挤,有人咒骂,有人大打出手。

这种行为,是否也影响到周围人?

有,但无人制止,无人谴责。

大家一致沉默,我们容忍自己听到污言秽语,我们容忍被打架的人误伤。那个时刻,我们宽以待人。

同样,我们明知被迫吸二手烟,有损健康。但抽烟的人,肆无忌惮、随时随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有人对其大打出手吗?

没有,我们只是沉默,或者自行躲开。

上海迪士尼里面,前有年轻女子,后有成年男子,无故拍打扮演玩偶的工作人员,造成其脑震荡。

问他们为何要拍打,他们说:觉得好玩

对此“熊行为”,没有人呼吁暴打他们,呼吁以暴制暴!

较之讨伐熊孩子,网友冷静很多,甚至有人站出来为打玩偶的人解释:

可能不知道布偶头套支架重,以为是海绵,只是想跟玩偶开玩笑,没有意识到会给对方造成伤害。

言外之意:不知者无罪

对成人如此宽容,为何对弱小的孩子苛刻?

阿德勒认为,人们面对弱小者,更容易产生愤怒情绪,做出过激反应。

你弱,我可以肆无忌憧。

你强,我会有所收敛。

比如乐乐事件国,如果将敲门人换成彪形大汉,试想邻居还敢砍吗?

对“熊孩子”零容忍,纵容暴力教育,这背后,是“恃强凌弱”。

心理学上解释,面对孩子时,成人确信自己不会受到伤害,内心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就会放松自我约束,将道德感一降再降,容易顺应本性,释放暴力倾向。

而当攻击无反抗之力的孩子时,人们会产生支配的快感,同时自身的力量感被证实,给身心带来愉悦。

这也是很多父母对孩子频繁施暴的原因。

所以攻击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成人自我情绪的释放,与孩子“熊行为”无关。

那如果被孩子触犯,该怎么办?

请找孩子监护人。

熊孩子背后是教育失败的家长,家长是该负责该接受惩罚的人,不是孩子。

我们没有权利替人教育孩子,更无权施暴。

作家李海鹏曾说:

我们是小孩的时候,肯定不是完美的小孩,但是应该得到爱与保护,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刻下了生命的伤痕。

我们是大人的时候,也不是完美的大人,但那伤痕不是教我们要刻薄报复,而是要拥有阻断它再次传递的勇气,所以更要为新一代的小孩们提供爱与保护。

我们要明白,每一个人,都是在“试错”中成长,孩子更是,这是生命早已写好的程序。

面对孩子,请放下偏见,诚实觉察自己内心,用成人的理性思维,对待一个真实的生命。

毕竟你我,也曾是孩子。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