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听不到你把少年时的事慢慢讲…

2022-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北方的木_南方的树

2022.04.22晚上在学校寝室洗漱完准备上床的时候爸打了和电话给我,说“你爷爷去世了。”当时心里一悸,感觉空落落的。第二天赶忙坐高铁回家了。

上一次亲人去世还是8岁时外婆去世,外公和奶奶在我出生前就已经去世了,趁还记得跟爷爷相关的事情,借本文记录下来。

爷爷出生于1937年,生于寒门,长于荒年,读过小学三年书,认识一些常见的字。

爷爷在世的时候经常和我们讲他少年时的事…

爷爷小时候就是一个放牛娃,那时候帮地主家放牛,一日三餐都成问题。

爷爷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年轻的时候去隔壁市去贩盐。

爷爷身体健康的时候有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的习惯,算的上生物钟了。

爷爷以前在我和妹妹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时常带我们去摘花生,插红薯和打板栗等各种农活,尤其是每年暑假摘黄花菜,这些都深深烙印在了我心里。

爷爷还和我们讲他小时候的时候,看见过日本军人在我们村子路过,当时他和家人都躲在深山里…

不知道哪一年开始,清明时爷爷就不和我们去祭祀了,那时候他身体估计真的变差了吧。

这几年一直在外求学,对于亲人的老去感知太少,这次回家明显感觉爸爸妈妈,叔叔和姑姑看了许多,爸连白胡子都有了…

爷爷生前没给他拍过照,只在姑姑的抖音看到过一张。

爷爷

23号赶回家已是晚上,24号白天一天都在转,跪和拜。

烟花和炮仗 旗子

25号大清早就赶着下葬,在合棺时瞻仰了爷爷的遗容,他面带微笑,穿着寿衣,愿他在天堂过的一起都好。

村口 路边的烟花和炮仗 送葬路上 入土为安 入土为安

最后,好好活着,多陪陪爸妈。

下面是祭父文稿。

公元二〇二二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宜祭之良辰,不孝子***、***携家眷姊妹谨具清酌素蔬之仪,跪拜于新故唐公(讳)**之灵前,祭曰:痛失吾父,泪湿衣衫。天人同悼,吾父归天。

身披孝服,头戴麻冠,手执灵牌,跪父灵前。

哭声吾父,凄惶可怜,生于寒门,长于荒年。

生活艰苦,克勤克俭。家常便饭,破衣烂衫。

吾父自幼,聪慧良善,文化不高,刻苦钻研。

子女三人,男双女单,家业兴旺,盛世空前。

儿孙满堂,子女孝顺,和睦邻里,美名外传。

吾父一生,为人良善,宽厚待人,礼让恭谦。

伦理道德,牢记心田。孝敬老人,效仿圣贤。

和睦邻里,广结善缘。对待儿女,既严又宽。

常教我们,多学圣贤。行善积德,苦读书卷。

勤奋努力,不断登攀。为吾楷模,后世典范。

勤勉持家,邻里公认。支撑家业,虽苦不言。

教育后代,百行孝先。儿孙永记,吾家典范。

勤俭家风,可效可传。身为长辈,精神可赞。

已是高寿,颐养天年。不忘根本,按时劳作,

不慎失足,摔伤卧床,受苦三月,与世长辞。

八十有五,耄耋之年。辞世长眠,儿孙之福。

从此之后,难睹容颜。吾等后嗣,疾声呼唤。

顿足捶胸,也难相见。凄风苦雨,日月昏暗。

任吾嚎啕,举旌甩幡。魂归地府,魄升宇寰。

面对灵柩,吾心黯然。今日一别,永无团圆。

谨具素仪,献父灵前,难表敬意,请父尝鲜。

愿与吾父,梦中常见,愿父英灵,早日登天。

极乐有证,灵显阳间,佑我后嗣,千秋万年!!

呜呼哀哉。

伏维尚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