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之天妒英才三国人物论人物

郭嘉——乱世鬼才

2017-07-29  本文已影响2232人  不朽之心

若说诸葛亮智近若妖,那么郭嘉的才华就有资格问鼎鬼神了。所谓的魏国谋士第一人,也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司马仲达,而应该是郭嘉。演义里面是抑郭的,虽然写了一些他的主要事件,但不像其他人那样详加描绘,以至于给人印象不深。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三国里面还有这等厉害人物!

郭嘉,字奉孝,河北颍川人。颍川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神秘的地方,在三国这半个世纪中,基本全魏国的重要谋士都出自此处,如,荀文若,荀攸,程煜,司马仲达等等。这个盛产人才的地方,神秘之处就在于,在三国这个乱世过后,颍川这个地方就再归于平静,都没怎么再出一个经典人才。可能也就是因为三国时,颍川出了一个君王,曹操。才那么活跃的吧。
提到了荀文若,很多人就想到了,曹操的那句“吾之子房”也。那么,郭奉孝与荀文若,两者谁要更能担纲魏之第一谋士的名号呢?无疑,还是郭嘉。曹操前期之所以能如此强大独霸北方,也全靠了郭嘉的出谋划策。论内政,荀文若倒是强上郭嘉,但论军事,远不及郭嘉。赤壁之战,曹操败退后曾说:“若奉孝还在,吾不至此。”由此可见,郭嘉还是更高一筹呀。

郭嘉小时候的生活,也都是看各种各样的兵书,文学书等。郭嘉的家族是颍川一个颇具势力的中等家族,所以,郭嘉能受到较好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三国中最聪明的三人,诸葛亮,郭嘉,周瑜,这三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教授,基本是无师自通。虽说诸葛亮有向水镜等人请教,但是其他人出道比其早,只是有过黄巾军时期的磨砺。

成年之后,郭嘉即刻动身,去投奔当时的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袁绍。袁绍因为他这层身份,前期招募到了许多威震三国的名将名仕,像赵云,  郭嘉等等。不过由于袁绍能力太差,来了不久大多也就离其而去。但以袁绍的这种情况表明一个名头在乱世之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如此,为了一个响亮的名号,曹操才会立马出兵救献帝,而刘备也才会欣然接受献帝的封赏。

再说回袁绍那,基本上除了一个田丰懂郭嘉外,其他人都不怎么认同他。所以郭嘉只好辞别袁绍,跳槽跑曹操那。郭嘉一来,曹操立刻欣喜若狂地去接应,这也是因为郭嘉也是经过荀彧推荐,荀彧给他的评价非常大。曹操也是非常识才,尤其是在谋士这一块几乎没有用错过。

郭嘉——乱世鬼才

郭嘉一来,就像诸葛亮对刘备一样先给曹操提了一项战略,分天下。其实孔明的隆中对也是如郭嘉的差不多,是一种大体战略。不过,由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弄得后世人也只知三国中有亮无嘉。郭嘉提出,先青后徐,再河北。先青,是为扩大土地,  集粮草,继而也是为了击溃青州三十万黄巾军。由于黄巾军实力弱小,号称三十万,其实多有老人小孩在内。所以,击溃其即可得民心,还可以顺势收编这几十万黄巾军扩充实力。

而“后徐”,即,徐州平静富足,没有经过黄巾军的过多骚乱,这也源于陶谦的功劳。陶谦并不像演义中那般无能。陶谦年轻的时候也很能打,而且治理州县的能力也在中上。不过因为年老,渐渐衰弱,不过徐州在这个时因陶谦的建设,经济发展是其他十二个州所不能比拟的。而且加上其地处中原,四通八达,为一军事要冲。所以,拿下徐州,既可增添经济,收获大批粮草,又可在中原地区掌握主动权。

至于河北,更不用说了。兵粮土地暂且不管,最主要的是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两霸主。所以,河北一站是必须的。不过,无奈袁绍兵多,在曹操刚起步时,袁绍就有十万人了,更何况官渡的时候,曹操可是一打三的兵力被压制。

曹操听了郭嘉的策略,拍手叫好。曹操是三国中最有能力的枭雄,略微一想也就明白。即刻敬郭嘉如上宾,将整个大局操作交给他。大局操作能力,是分辨一个顶尖军事以及治国能力的根本标准。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多,整个英才辈出的三国也只有寥寥几人,郭嘉,诸葛亮,周瑜,庞统,司马懿,吕蒙六人而已。像荀彧,鲁肃,陆逊,姜维等人还稍差一点。

在我看来,军事参谋有以下三种分类:随军参谋,这种级别最低。随军的意思为参加各种战斗亲临战场的。虽然级别最低但料子还是有的,这种级别的军参,如杨修,田丰,郭图,简雍这一类人的,只能推动一个战场的局面而已。

第二级别,战略军师:这种级别的军师与第一级的不同在于,虽然它有时候也随军,但战略军师把握的是一个战区的战局。就是一个方面战局的掌控者,这类军师,就像陆逊,姜维,程煜,鲁肃这一类类人算得上一二流军师。

第三级别,也就是之前说的大局掌控者,郭嘉,诸葛亮,荀彧,贾诩,司马懿等人。若说随军参谋指挥个别战场,战略军师指挥大战役,那么大局者,指挥的便是国战。或者更通俗的比喻,这就类似股票中的小散股民,基金公司和庄家股东操纵者的类别差不多了。这才是真正的顶尖军师!

不过呢,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孔明,奉孝,文若,文和这些都算是最为顶尖的人才了,放在任何一段历史中都可以耀眼四射。实在是难分仲伯。

由此,郭嘉的实力也一目了然。不过,郭嘉为什么是我认为一个超越诸葛孔明的人物呢,他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且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谋士基本的军事能力。郭嘉的在军事方面的策略,知晓的都称其为“鬼谋”。这也是为什么世人送其鬼才的雅号。在征徐州的时候,曹操几乎是倾巢而出,所有兖州老弱病残外能出战的全部带走,但郭嘉立刻阻止了曹操的这一行动,向他建议至少留一名猛将,数名偏将和几名军师留下,告诉曹操说这衮州是咱们的老巢呀,丢了可不得了呀。所以曹操才选择留下大将夏侯淳和地方官程煜(当时还没表现出应有才能,所以在那时只是地方官)才保住了 这东阿三县!要不然历史上的三分天下就少了一个曹操了!在行军打战 ,郭嘉的策略,兵出致奇。例如闪击刘备,徐州之战那一次,还有闪击李郭(李催、郭汜)洛阳 献帝。

其次更厉害的大局战略,之前也提到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步步走战略。非常 严谨,且非常细致,除出一些人算不如天算等不可预知的突发情况(如,宛城的张绣,徐州的刘备,和一个找死的吕布)之外,基本是帮曹操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相比之下,诸葛亮的隆中对就不免得逊色许多。

仔细想想,虽说诸葛亮想的也是帮刘备定下一个统一的基础,但真正实行起来却不行,虽然诸葛亮遇到了许多困难,但郭嘉也同样,打徐州虽然打了三次,但并未损一员大将,还让关羽效力了几天;观孔明,虽然荆州打了一次就拿下,但仅重复好几次,最后不仅丢了荆州还损了武圣关羽。 在河北,著名的以少胜多,还收服了猛将张郃,高览;观孔明,打益州,不仅花了两年,还损了军师庞统。相比之下,优劣不就出来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我觉得诸葛亮内政,无疑三国第一。能让蜀国在偏安一偶的时局下还能调兵遣将,可见一斑。

最后,郭嘉独有的特长,心里战术,而且这种心里战术十分高超,最著名的运用就是官渡之战里,除了这场,还有好几个例子,像迎接献帝,郭嘉不仅算好李郭二人的矛盾,还打好了袁绍的心理战,让他犹豫不敢救献帝,而且还不敢趁曹操救献帝时打许昌,其实袁绍才是牵制曹操前期活动的重要因素,也就幸亏有郭嘉这名鬼才,才次次安然无恙,像打袁术、打刘备,打吕布,那一次不是全军出击,不是害怕有袁绍背后偷袭,加上曹操多疑的性格,如果没有郭嘉,怎么可能有三枭之一的老曹?

不过,无敌总是寂寞,所以,郭嘉也遇到了一个强硬的敌手,刘备。刘备是一个非常擅长伪装自己内心的人,很多人都一直摸不清他内心在想什么。而且在投靠曹操的时候隐藏最深的,每天都带着关羽张飞藏在院子里种菜,唯一一次在上朝还是被曹操请出去的,之后就一直待在院中种菜以及策划出路,不过却还是被郭嘉看出来了,在刘备投奔曹操时,郭嘉就断言,此人乃人中龙凤,定不会久居曹公之下,要多加提防,但刘备来了曹营后实在是太安静了,一点细小的动作都没有,事出反常必有因,于是,郭嘉就劝曹操试他刘备一试,与其谈谈天下,观其脸色。

于是,曹操就邀刘备,来了一出青梅煮酒论英雄。当曹操说到:“天下英雄,唯侠使君与操尔。”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曹操对刘备说,这天下的英雄只有刘使君与我曹操啊。刘备一听,果然大惊失色,吓得筷子都掉了,就立马想叫关羽张飞掩护逃命了。但不得不承认,自古以来,能事者皆有气运加身,突然一声闷雷,救了刘备,也使曹操对刘备戒心减弱。

当然,郭嘉却依旧不放心刘备,劝告曹操不得给其任何逃离的机会,但人算不如天算,原本打袁术好好地,没想到让其溜了,而且又是北上投袁绍。刘备一看,机会来了,就以皇叔之名求曹操借兵截袁。正好郭嘉那会不在,曹操想了想就放了刘备去。结果等郭嘉回来,果然暗道不妙,想派人追,但为时已晚。

果不其然,刘备得到了一万兵甲,一路南跑,一举拿回徐州。这会轮到曹军有点慌了,曹操原意是想趁刘备还未站稳脚跟充实兵力之际,拿下刘备,但无奈,军心不稳啊。众将皆怕被袁绍偷袭。但还好,有郭嘉。郭嘉说:“袁绍优柔寡断。正好刘备立足不稳,可速去。”于是有了这颗定心丸,曹操挥师东征打跑刘备,收了关羽。

这时候,一切都差不多解决了,双方都准备开打了,但这时候,在曹操即将发兵白马延津,谁知道,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江东小霸王孙策,孙策这人是非常勇猛果断的,所以孙策放出风声要打许昌的时候,曹操真的是一口老血要吐了出来,为了不使腹背受敌,曹操立马找来郭嘉询问计策。郭嘉听了,笑道:“曹公大可放心,孙策虽有霸王之名,但不懂防范,没戒心,即使是有百万大军跟随他,对于我们来说,也仅是一人罢了,只要有刺客将其擒杀,他们就立马退去。”果不出郭嘉所料。孙策刚一出江东,就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所刺杀。不过呢,历史上并没记载许贡是否是由郭嘉所派,但这至少也为郭嘉的神机妙算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终于,历尽千辛万苦的曹操,终于扫清了一切的阻碍,开始进攻袁绍。早在198年曹操就问了郭嘉,我想打袁绍,你觉得能成吗?郭嘉立马答道:“曹公打袁绍,公有十胜,绍有十败!”这经典的十胜十败的名篇就由此出。而这十胜分别是: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这十胜十败中,郭嘉准确的分析了曹军与袁军的优势劣势。

曹操迎献帝,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正道加身,攻打袁绍,名正言顺;所以,道义二字胜。袁绍优柔寡断,自诩甚高,而曹操能治军严明,任用贤才,用人不疑,果断大方;所以治度二字胜。再加上文臣武将,百姓心向,仁义道德等等,无一不是曹操比袁绍高出许多。而且也是事实。所以郭嘉的十胜十败说如一剂超级强心剂一样在曹军心中振奋在。这群虎虎生威的小伙子们,都坚信,河北一定是他们的。

所以,基本不出所料,经过白马,延津,乌巢,等铺垫后,一场决定胜负的官渡之战,由曹操最终胜利而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郭嘉的料敌先机和攻心在上,真的是完美一笔。平定河北,郭嘉并没有建议曹操要乘胜追击,而是极力制止,并且道出袁氏几兄弟的互相猜疑将导致他们互相残杀,这一妙计又使得曹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二袁,完美的坐拥北方。

平定北方之后,袁绍的好多班底也都被曹操俘虏了,但郭嘉依旧极力推荐曹操重用他们,就比如将曹操骂的狗血淋头的陈琳。曹操也都听从郭嘉的话,一一各取所长,为将来的大魏奠定下厚实的人才和官员。

说起来你们可能会不服气,但我从心底里觉得,郭嘉的确算得上魏国最强谋士和曹操起家最不可缺少的助力,没有之一。

郭嘉的确在战略,大局观,和发展建设上有着天才的头脑,过人的本事,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见解。往往都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站出来帮助曹操解决问题。大局战略观,是考验一个顶尖指挥类谋士的要求,但临危不乱,在最危险的关头还能奇谋百出的,在顶尖指挥类谋士之中,怕是只有郭嘉了。这些,像刘晔,荀攸,贾诩,程煜,他们是非常厉害,但是可能都做不到这一点。如果没有郭嘉,徐州之战,荀攸可不一定会劝阻曹操留下夏侯惇和程煜看家;如果没有郭嘉,恭迎献帝,程煜不见得会劝阻曹操去恭迎献帝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这个荀彧会劝曹操);如果没有郭嘉,刘晔可不见得会劝阻曹操在打败吕布后不杀刘备;如果没有郭嘉,官渡之战,贾诩可不见得会给出十胜十败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奇谋。如果有郭嘉,赤壁之战,曹操更不可能中那连环计;如果没有郭嘉,曹操可能早就立刻诸侯争霸之地,更别说之后的曹丞相或是魏武帝了。

公元207年,也就是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这是郭嘉的最后一战,当然,这也是郭嘉自己要求的一战。郭嘉其实一直以来都身体羸弱,本来就不堪劳疾,可能他自己都知道,自己会死在这一战,但他依旧远征。乌桓就如同后来蜀国的南蛮,或是前朝的匈奴,是一柄暗藏杀机的匕首,随时可以捅曹操背后一刀,这种隐患,必须解决,更何况袁氏两兄弟还跑到了那。最初曹操也是想打,但是因为多疑,始终犹豫不决。最后还是郭嘉赶紧站出来建议,立马打下乌桓,留一个空虚的后方又如何?刘表也会因为有一个枭雄刘备在身边而不敢打来。出发以后在征战途中,郭嘉觉得行军速度实在慢,建议曹操丢掉资重,轻装突袭。这无疑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出了名的出其不意的奇袭事例。但可惜,这也造成了郭嘉伤命。

我在这不知为什么想到了夷陵之战,当时刘备没带上诸葛亮,自己孤身带着二三十万人马进攻东吴,结果因为一个小小的军营而全盘皆输。如果当时郭嘉没有随曹操亲征乌桓的话,那么说不定郭嘉就不会劳疾而死,但曹操有可能因为失去轻装突袭的机会,被敌人提前发现,然后击溃曹操。若是当时诸葛亮随着刘备远征东吴,说不定刘备能赢,但是也说不定诸葛亮也会因此丧命。

命运就是如此,有得有失,一个如果就会有多种结果。说不定其实郭嘉早就看透自己的命运,只是这就是命运,如果郭嘉不去,尽管能活下来,但是曹操的根基,不也就没了吗?

有人说,郭嘉是真正的谋圣,简直堪比张良;有人说,郭嘉其实有着超级高超的本领,可以观命测天;有人说郭嘉是真正的三国最强者,他没死,诸葛亮根本不敢出世;也有人说,郭嘉也就和荀彧一样虽然十分厉害,但也没有那种传神。

说点实在的,我是真的挺喜欢郭嘉的,可惜啊,郭嘉才是真正的被天妒的英才,若是不死,三国可能将在赤壁,就直接无蜀,无吴!

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郭嘉一生也不是完美无缺,他有着两大缺点,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就是短命。这个虽然看起来有点搞笑,但是真的,如果郭嘉没有那么早死,那么三国可能就分的出谁是最聪明的家伙了,那么后期也就没司马懿什么事了。

第二个就比较正常了,郭嘉这个人,平时不节俭,作风行为在当时治军严谨的曹军之中,不免是一个异类。早期有很多人都私下参过郭嘉,就比如陈群,直接在大庭广众之下更曹操说此事。虽然曹操夸奖陈群揭发有功,但完全又不管郭嘉。也有人对此评价,幸亏有曹操视郭嘉为知己,要不然,可能一代天才就会被就此埋没了。良才遇明主,好马与伯乐,说的就是如此。

有点想说一句话:“所谓天妒,乃如此,过之。”

一个初中生对历史自己的看法,不喜随便喷,无他。

返回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