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吗?如何让自己行动起来
有时候觉得做某件事没意思怎么办?
不想开始上班,不想日常工作总结,不想学习,不想帮人剪辑,不想坚持自律……
这都是没有从事件中得到反馈,或没有从不做的后果中看到恐惧。“愉悦”和“恐惧”,对的,看谁能让你行动起来。
一 愉悦
愉悦,有外部的“愉悦”和内部的“愉悦”,如果你在某件事上,能这些够持续得到外部的正面反馈和激励,而且反馈足够吸引你,自然会有动力为之花时间、为之认真努力。外部给予的愉悦会驱动你去做事。
对于剪辑来说,让别人满意的作品是愉悦,点赞是愉悦,陌生人的评论、朋友的认可是愉悦。
但是,你发现了吗?很多时候,这个愉悦需要你真正体会过、经历过,否则,无法构成驱使你做事的动机。原因之一,是没有被反馈给予过信心。
首先要尝到甜头,知道它是怎样的“愉悦”,然后才会愿意被驱使。
而且,这种“愉悦”,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外界的认可,不是内驱力,不是你自发想做的事情。这相当于:前面有非常棒的东西,我要拿到它,所以我要赶紧跑到终点!
而内部驱动带来的“愉悦”,正如梁宁所说: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
做你喜欢的事情,和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是不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同样以剪辑为例,我是喜欢自己剪辑作品的,喜欢构思,喜欢技术流。但我不喜欢帮别人剪辑,觉得那就变成了一个任务。但帮别人剪辑作品,也是我的精心制作,而且我多了一份不可替代性,是别人认可自己。何况事情本身不就是剪辑吗?帮人不帮人,无关这个事件的展开。
自己坚持和精心挑选完成作品,这个过程就是愉悦。因为这件事情给予我的,是纯粹的精神层面的愉悦,不为功利,不为其它。
就像自己的兴趣:
这歌的旋律怎么可以这么好听,听着唱着心情舒畅极了,我喜欢这个feel !
这本书绝了,有这么多东西我没接触过,情感表达、语句辞藻也是绝绝子!
真的是很奇妙,自己居然又写了一篇文章,心里的想法倒出来真的很开心!
哇真是太优秀了!那些vlog达人、手机剪辑高手怎么那么厉害,我要一直一直学习剪辑,给周董的歌配MV !
哎呀跑步真是太快乐了,身体自由的感觉要不要这么美妙,操场也不远,我要一直运动下去!
…………

找到能够让你产生自发性的愉悦的事物,这点你就比别人幸运好多好多了!
二 恐惧
两种愉悦可以让你行动起来,恐惧也会让你决然前行。
其实好些年来,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初中那会儿非常认真努力,还力争第一,但到了人人愿意勤奋的高中,我却心安理得当起了学渣呢?
答案是,没那么恐惧了。
从开始上学时,自己很乖很认真,后面成绩也不错,在班里会受表扬。人的好胜心都是比较强的,所以高中前,我都尽量好好学习,避免自己成绩掉后面。
因为我会想:如果我这次没考好,他们肯定会说我的,会议论我“哎她会不会是抄啊,看这次不行了吧”。所以我维持努力的动力,是“恐惧”。我对外界的看法很恐惧,在意父母师长同学对我的评价。
到了高中,我进了重点班,大家都很棒啊,我坐在班级里,周围都是非常厉害的人了,我差不多就行,没人会说我的。我摆脱了“被说的恐惧。”
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或者说更强劲。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兢兢业业,完全忽略自我的身体感受和家庭体验,一切以这件事为核心,彻底忘我。他是因为愉悦吗?很多时候,是因为恐惧。
这里的“恐惧”,我的理解是:对于工作、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现实压力的恐惧,你必须努力工作,牺牲时间、身体乃至精神生活,把工作认真做好,才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恐惧。
不好好工作,就会被公司淘汰;
不好好工作,你就租不起房,看着什么东西都贵;
不好好工作,就没法给家里老人更舒服的晚年生活;
……
这就像:后面有人在追杀我,稍微懒惰就会丢掉小命,所以我就算跑断腿也不能被抓住!
做任何一件事,尤其是需要长期规划的事情时,如果你对于这件事,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你这件事儿,不会做得有多成功。
所以,请给自己的待办任务一个恐惧,认真发现自己的内部愉悦和利用身边的外部愉悦,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