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圣典结集
《阿毗达摩讲要》
第一次圣典结集 第一次圣典结集第一次圣典结集
佛教圣典第一次结集的时间是在佛陀般涅槃三个月之后。佛陀在公元前544年般涅槃,佛历纪元(佛纪)即是从那一年开始推算的。例如公元2006年是佛历2550年,也就是说佛陀般涅槃已经2550年了。根据南传上座部的传统,佛陀般涅槃那天是阳历5月的月圆日,即现在的韦萨卡节(Vesākha pūjā),约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四月十五日。两个月之后,即7月月圆日的第二天,僧团开始入雨安居(vassa)。在雨安居的第一个月时间,僧众对房子进行修理,准备结集的工作。从雨安居的第二个月开始,在马嘎塔国(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a)举行圣典的结集。当时的主持人是佛陀的大弟子马哈咖沙巴尊者(Mahākassapa),一共有500位阿拉汉参加。这些参加者都已经断尽烦恼,佛陀在世的时候,他们都亲闻过佛陀的教导,都具足四无碍解智(paṭisambhidāñāṅa):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辞无碍解智、辩无碍解智。也就是他们通达佛陀的教法,具有高深的智慧,对佛陀所教导的法,无论是从辞、从字、从意义上都精通了解。而且这500位阿拉汉是经过精选的,并不是只要出家人就可以来参加。当时,先由伍巴离尊者(Upāli)诵出《律藏》,然后再由阿难尊者(Ānanda)诵出《经藏》。
为什么在第一次结集时先诵出《律藏》呢?因为在佛陀入灭的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并不在场,当时他正赶往古西那拉城(Kusināra)想见佛陀,结果在半途中得知佛陀已经入灭的消息。那些还没有离欲的比库2很伤心,但有一个老年出家人名叫苏跋德(Subhadda),他听到佛陀入灭的消息感到很高兴,说道:“贤友们,你们不要忧愁、不要悲伤,我们已摆脱那个大沙门了,他常使我们起烦恼:‘允许你们这样,不允许这样。’现在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马哈咖沙巴尊者听了之后,决定在非法、非律尚未强大之前,举行法、律的结集。
到了结集的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先征询大家的意见:“贤友们,我们首先结集什么?是法还是律呢?”那些大阿拉汉说:“尊者,律是佛陀教法的寿命,唯有律住世时,教法才能住世!”因此大家推举持律第一的伍巴离尊者先诵出《律藏》,然后才由阿难尊者诵出《经藏》。
上座部
在这一次结集将要结束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阿难尊者说:“尊者们,跋嘎瓦在临般涅槃前曾对我说:‘阿难,假如僧团愿意的话,在我去世之后可以舍弃微细又微细的学处(khuddānukhuddakāni sikkhāpadāni,小小戒)。’”
于是长老们问阿难尊者说:“贤友,当时你有没有问跋嘎瓦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
阿难尊者回答说:“尊者们,我没有问跋嘎瓦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
于是与会者各抒己见,有的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pārājika)之外,其他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有些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还有十三僧始终(saṇghādisesa)之外,其他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有些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十三僧始终、二不定之外,其他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有人说也应包括舍心堕(nissaggiya pācittiya),有人说也应包括巴吉帝亚(pācittiya)。大家的意见不一。
这个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团中说:“贤友们,请僧众听我说,我们的学处与在家人有关,在家人也知道‘这个对你们沙门释迦子是允许的,这个对你们是不允许的’。假如我们废除了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他们将会说:‘沙门果德玛(Gotama)为弟子们制定的学处好像烟一样,当他们的导师在世时就学习这些学处,他们的导师一去世就不再学习这些学处了。’”
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团中作甘马(kamma,僧团表决会议),强调说:
ßappaññattaṃ nappaññapeyya, paññattaṃ na samucchindeyya, yathā paññattesu sikkhāpadesu samādāya vatteyya.û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应继续受持所制定的学处!”
这是对待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与教法的基本原则。其实这项基本原则是佛陀在世时曾经多次强调过的,只不过在第一次结集时再由马哈咖沙巴尊者重新提出来,并且得到所有与会的大阿拉汉们一致通过。3 因为所有参加第一次结集的比库都是大长老,都是上座,所以他们的这一项决定就称为Theravāda。thera意思是长老、上座。vāda是观点、思想、学说;Theravāda即上座部,上座们的观点、主张。上座长老们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佛陀没有制定的戒律、没有说过的法,不应当添加。
2.佛陀已经制定的戒律、已经说过的法,不应废除,不应随意篡改、删改。
3.只应当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导的法。
也就是说,上座部佛教认为:只有佛陀才有资格制定戒律。因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ṅa)与大悲智(mahākaruṅāñāṅa)。唯有同时具足这两种智慧,才有资格制定戒律,但是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人拥有这样的资格。作为佛陀忠诚的弟子,我们只有遵守的份。正因如此,坚持这三项原则的僧团就称为“上座部”。
当你们看到上座部佛教的比库直到今天仍然穿着这一套衣服,会不会觉得怪怪的?在台湾,有一位比库外出托钵,人家的小孩看到就说:“妈妈,妈妈你看,耶诞公公来了!”我们所穿的这套袈裟称为三衣,穿衣的方法都跟佛陀在世时一样。袈裟必须根据《律藏》的规定来进行裁剪、缝制和染色,对它的尺寸、穿着方法都有规定。当比库要进入俗人住区、村镇的时候,就要包得严严密密的,只露出头部、两只手和两只脚。而在寺院、野外和山林里,就可以偏袒右肩。同时,在礼佛、礼敬上座的时候,也要偏袒右肩,我想大家在读经典的时候应该看过。当时的比库们想要请法时,先偏袒右肩,再合掌向佛,这是依照佛制的。还有受持离非时食,即正午之后至第二天黎明不再吃东西,不能够接受金钱等等,都是按照佛陀在世时所制定的戒律来行持。作为一名忠实的佛弟子,我们的责任只是遵守,而不是找藉口随意发挥、取舍或篡改。
因此,凡是坚持这些观点、遵守这种传统的,就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即上座长老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