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虚拟机和内存优化总结

2019-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史迪奇Aloha

前一段时间总结了spring和springmvc相关的知识,面试中常问到的除了这些基本的框架之外,还有底层的基础知识,比如与java虚拟机相关的知识点,这一部分也是面试中经常问到的,在面试中高级java工程师的时候,这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个点,倘若一个程序员在这一块没有了解或者看过学习过相关的知识,那么他的基础就是相对薄弱的,面试成功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很多.
这篇文章会把java的整体运行结构和jvm的关系做个梳理,但是不再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的内容,这样不容易记忆,而且容易产生厌看的情绪.所以我决定使用采用绘图+少部分文字描述为主.

一、弄明白java的整体运行结构与jvm的关系

1. jvm是什么?

Java虚拟机(英语:Java Virtual Machine,缩写为JVM),一种能够运行Java bytecode的虚拟机,以堆栈结构机器来进行实做。最早由太阳微系统所研发并实现第一个实现版本,是Java平台的一部分,能够运行以Java语言写作的软件程序Java虚拟机有自己完善的硬体架构,如处理器、堆栈、寄存器等,还具有相应的指令系统。JVM屏蔽了与具体操作系统平台相关的信息,使得Java程序只需生成在Java虚拟机上运行的目标代码-字节码,就可以在多种平台上不加修改地运行。通过对中央处理器CPU所执行的软件实现,实现能执行编译过的Java程序码与应用程序)。
作为一种编程语言的虚拟机,实际上不只是专用于Java语言,只要生成的编译文件匹配JVM对加载编译文件格式要求,任何语言都可以由JVM编译运行。此外,除了甲骨文,也有其他开源或闭源的实现。--摘自维基百科

2.java运行过程与jvm关系
java运行流程与jvm关系示意图

上图能够清晰的展示我们从新编译一个java类到jvm中执行的全部流程,对堆栈等地方的功能做一个解释:

二、堆内存组织结构以及与内存有关的参数设置(优化)

在整个jvm运行时数据区,要对jvm进行优化,那么堆内存是重点优化对象.原因是栈本身所占的内存比率很小,而java中所有new对象全部放在堆内存区域.那么对这些对象的回收控制策略就非常重要.

1.堆内存的内部结构
堆内存内部结构
上图展示了堆内存的内部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1.8之前和之后,java的永久代被取消,被元空间所代替(元空间就是电脑本省的物理内存),下面对各个区的作用做简单的解释:
年轻代:
2. 重要参数

通过调整jvm的相关参数,可以优化堆内存,提高jvm的运行效率,下面对几个重要参数做一下总结:

三、GC算法

在jdk1.7之后,正式发布了G1回收算法;
在此之前,GC算法的发展进程如下:

  1. Serial(串行)收集器
    在jdk1.3.1之前,java虚拟机仅仅能使用Serial收集器。 Serial收集器是一个单线程的收集器,但它的“单线程”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说明它只会使用一个CPU或一条收集线程去完成垃圾收集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它进行垃圾收集时,必须暂停其他所有的工作线程,直到它收集结束。
  2. Parallel(并行)收集器
    Parallel收集器也称吞吐量收集器,相比Serial收集器,Parallel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使用多线程去完成垃圾清理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多核的特性,大幅降低gc时间。
  3. CMS(并发)收集器
    CMS收集器在Minor GC时会暂停所有的应用线程,并以多线程的方式进行垃圾回收。在Full GC时不再暂停应用线程,而是使用若干个后台线程定期的对老年代空间进行扫描,及时回收其中不再使用的对象。
  4. G1(并发)收集器
    G1收集器(或者垃圾优先收集器)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尽量缩短处理超大堆(大于4GB)时产生的停顿。相对于CMS的优势而言是内存碎片的产生率大大降低。
    以上就是GC算法发展史,具体的各个算法有什么不同,暂时还没有特别深入的研究和比较,后续会再开一篇补上.

总结

这篇文章对java运行的流程和jvm的关系,以及jvm的内部结构,和jvm的堆内存优化,做了一个总结,但是GC算法是一个大头,一篇文章的篇幅实在是无法详述,后续再接再厉,争取把这一快吃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