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时间越过越快
我记得小时候一天很漫长,后来上小学了感觉一个星期很漫长,再后来上中学了,感觉一个学期很漫长,再后来上大学了,感觉一年很漫长。再后来就工作了,感觉十年很漫长。而现在确感觉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已是半世为人了。
曾经的不知不觉变成了后知后觉,曾经的年少轻狂变成了逝去的时光。原来喜欢说来日方长,要走着瞧。现在却只能一刻不停,且行且珍惜……
同样的10年,前十年浑浑噩噩,未来的十年确感觉弹指一挥,满满的不真实感,于是焦虑随之而来。
其实时间依然如故,变的是自己,随着心智的成熟,对待同一个问题所给出的解决方案和方案周期是完全不同的,原来可能会说,给我三年时间就已经够久远的了,而现在,一个简单的规划都是按年来规划的。
思考问题的逻辑体系已经完全不同了,主干清晰,不会节外生枝,于是显得时间密度没有年轻时那么大。过去上学的时候一天八节课可能还不够,而现在一天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或许是因为这种密度上的变化,给了我们错觉吧。
一天还是原来的一天,没有多一分钟,也没有前一分钟,唯一多的是因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而形成的躁动感。偏偏这份躁动不安又被表面的云淡风轻所掩盖,于是被埋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持续地发酵……
随着自己规划的进度不同,每个人的那份发酵的情绪表现也是不同的:超预期完成既定目标的人可以好好享受余生的时光,按进度走的人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最不幸的,便是那没有规划目标或者中途发生变故没能达成预期目标的人,他们内心深处一直在发酵的情绪会爆发出来。他们的大多数因此一蹶不振,少数人自我毁灭,极少数人大彻大悟。
所以,感觉时间太快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我调整,一定不要让表面的平静堵死内部情绪的宣泄通道。生活很美好,同时也很残酷,两者不矛盾:美好是因为大家都能生存下去,而残酷是因为生活并不美好。
生存与生活仅一字之差,却困住了去我这般“贪婪”的人。或许降低我们的欲望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聊以此文,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