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解论语》孔子论孝12-[02·09]大智若愚
《论语》原【第02为政篇第09章】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我曾整天同颜回谈话,他从不反驳,象笨人。后来观察,发现他理解透彻、发挥自如,他不笨。”
【钱穆译文】先生说:“我和颜回言,整日他没有反问,像愚鲁人一般。待他退下,我省察他的私人言行,对我所言,甚能发挥。回呀!他实是不愚呀!”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我与颜回讲话整天,他毫无不同意见,像个笨蛋。回头来看他的行为等等,却使我也受到启发,回是一点也不笨呀!”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整天,(他)有听受而无问难,像愚笨。课后仔细地省察他的日常行为,(发现他对我所言之理)也足以融会贯通、践行无误,(所以说)颜回不愚笨。”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整天,他有听受而无问难,只听不问,像是个愚笨的人。课后我仔细地省察他的日常行为,发现他对我所言之理也足以融会贯通、践行无误,坐立起行应用自如。所以说,颜回对我所讲的道理默识心融,触处洞然,他实在不愚笨,相反,特别的聪慧。”
【详解】上一文,本僧已经说了,本章就是因诠释“不违”而存在。这就是本章排在这个位置的依据。即上一文讲的是颜回“语不惰”,此文讲的则是颜回的“言不违”。
回:即颜回,也就是颜渊。其父为颜路,也是孔子的弟子。父子俩同拜孔子门下。
言:《说文解字》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如毛说,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言。如郑说,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礼记·杂记下》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答”用的就是本义。
在现代汉语中,言语、语言等词语的构词都是同义语素并列,看不出“言”与“语”的区别,但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词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许慎概括为“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意即自我陈述是“言”,与别人谈论是“语”。《礼记·杂记下》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答”用的就是本义。
下面,本僧以孔子与其弟子的关系来说明“言”与“语”的关系。
孔子站在讲台上讲课,这时,弟子可以提问,但不会有辩论,这就是“言”;孔子站到弟子中间,就某个问题与弟子们辩论,大家各抒己见,争理辩义,这就是“语”。
简单来说,师徒关系中,言与语,就是“讲课”和“辩论”的关系。
终日:一整天。此章用以强调时间之长。
南宋朱子(熹)的《论语集注》对本章的解读,本僧认为极好,所以,下面引用之。
不违:意不相背,有听受而无问难也。即“认真听课而不发难提问”。
愚:不智,笨也。
省:《说文解字》视也。从眉省,从屮。少,小也。从少从目,谓小其目而视也。此与“睇目小视也”同意。段注:屮音彻,木初生也,财见也。从眉者,未形於目也;从屮者,察之於微也。凡省必於微,故引伸为减省字。
简而言之,“省”即“省视”,仔细地察视。
私:谓燕居独处,非进见请问之时。大白话就是“日常生活”。
退而省其私:
发:谓发明所言之理。大白话就是“对所言之理融会贯通、践行无误”。
《论语注疏》有同样的解读——此章美颜渊之德。“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者,回,弟子颜渊也;违,犹怪问也;愚,无智之称。孔子言:我与回言,终竟一日,亦无所怪问。於我之言,默而识之,如无知之愚人也。“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者,言回既退还,而省察其在私室与二三子说释道义,亦足以发明大体,乃知其回也不愚。
老师教育学生,如果发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疑不问,要么这个学生是愚笨不智,听不懂,也就说不上找到问题发问了;也可能是这个学生特别的聪明,一听就明,无疑无问,所谓“默识心融,触处洞然”。
本章孔子这个老师,就是看到颜回这个学生这种情况,开始以为是因为他愚笨,而后详细观察,才知道是因为颜回聪颖,一听即懂。所以,终以“回也不愚”评点颜回。
朱子引用他老师的话就是(愚闻之师曰):“颜子深潜纯粹,其于圣人体段已具。其闻夫子之言,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故终日言,但见其不违如愚人而已。及退省其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无疑,然后知其不愚也。”
诸多人争论这个“退而省其私”的主语是孔子,还是颜回。经上面解释,主语明显就是孔子。老师见到一个学生课上不疑不问,就当然要搞清楚到底他是愚笨,还是聪慧了,那就要从他的日常生活去观察了。如果是愚笨,那老师就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适应之,否则白的白教,学的也白学;如果是聪慧,那就继续原来的教育方法就行。如此,方为一个合格的老师。
本章,通过孔子的话,咱又真切感受到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大智若愚——听言不违,私足以发。
语之而不惰,听言而不违,孔子高徒之谦恭仁厚和大智若愚的形象,跃然纸上,联想到其无成早逝(《史记·弟子传》云:“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不禁扼腕叹息。本僧每每想到这,都鼻酸欲泪。真切感受到孔子的“天丧予天丧予”的锥心之痛!
正因为颜回的“语之而不惰”,又“听言而不违”且“其私亦足以发”,所以引出《论语》的另一章孔子似责实赞、如悲实喜的感叹,也就是解读“劳而不怨”的章句。会是哪一章呢?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谢谢!
【第02为政篇第09章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整天,(他)有听受而无问难,像愚笨。课后仔细地省察他的日常行为,(发现他对我所言之理)也足以融会贯通、践行无误,(所以说)颜回不愚笨。”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整天,他有听受而无问难,只听不问,像是个愚笨的人。课后我仔细地省察他的日常行为,发现他对我所言之理也足以融会贯通、践行无误,坐立起行应用自如。所以说,颜回对我所讲的道理默识心融,触处洞然,他实在不愚笨,相反,特别的聪慧。”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