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男孩》之该不该送低龄孩子上寄宿学校?

男孩的成长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
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他是“她”的孩子,虽然父亲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还是属于她的。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任务是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让这一阶段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温馨的一站。
第二阶段是6~13岁
在这个阶段,男孩感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这时候,男孩在感兴趣和偏爱的活动方面越来越像父亲。(虽然男孩与母亲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更广阔的世界开始向他招手。)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在嬉笑玩闹的过程中形成善良的品性,同时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教给他们这方面的技能,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男孩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男人而感到高兴。
第三阶段是从14岁到成年
在这个阶段,男孩如果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就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导。这时,父母在男孩的生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他们必须为儿子挑选好的引导者,否则儿子就会在同样无知的同伴身上寻找自我。在这一阶段,男孩参加成人社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活动将帮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自尊自爱的人。
注意:父母在以上每个阶段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角色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转眼之间就能完成的。最好的做法是,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和青春期,父母双方都守护在孩子身边。在这个时期,父母的重心有所转变:男孩6~13岁这段时间内,父亲的角色越来越重要;14岁之后,引导者在男孩的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父母应当慎重选择男孩的引导者,让引导者引领男孩顺利地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以上摘抄自《养育男孩》。
读完这本书让我这个男孩的妈妈打开了男孩的新世界的同时,也意识到待男孩长成男人前,根本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引导。书中甚至建议男孩要延迟入学。
这几年身边有很多朋友热衷于送低龄的孩子去上寄宿学校。寄宿学校的学费并不便宜。朋友的意图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学习,吃住,只有周末回家。
在我看来这是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压制。
6-13岁的孩子,也就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了,他们也变得越来越像大人。这个阶段他们完成了初步的社会化。特别是男孩,开始模仿父亲的行为举止来学习如何当一个男人。如果父亲能每日花时间陪伴男孩运动,游戏,示范如何尊重女性,承担家庭责任等,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品质优良的男孩!
我在培训机构工作时,遇到很多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上寄宿学校的孩子,他们外表看上去和其他孩子并无两样。但是开口说话、展现出的神情都多了一分成熟。他们尽力表现自己独立的一面。我看着很心疼。如果是我的男孩,妈妈还是希望你天真烂漫,不要着急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