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面面观读书笔记

资本论卷一|商品流通

2020-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GDN戈登

一、价值尺度

货币商品(在《资本论》一书中通常指金)首先执行的是价值尺度(即计量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的职能。此时,商品的价格形式为:x量商品A=y量金。需要注意的是,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是一种观念或想象的形式。

由此一来,凡是价格已经确定的商品都表现为这样的形式:

a量商品A=x量金,b量商品B=y量金,c量商品C=z量金,……

不同的商品价值都转化为金量,要比较不同的金量,有必要把某一固定的金量作为商品价值的计量单位。在金银铜成为货币以前,金属流通中就有了重量标准(如磅、盎司等),在贵金属成为货币以后,这一重量标准也成为了价格标准。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货币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注意不要混淆,前者计量的是商品价值,后者计量的是不同的金量。

现在我们继续把焦点转回到价格形式身上。根据价格的定义不难推断,价值决定价格,但在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价格完全不体现价值的现象,例如,有些东西不是商品(未开垦的土地、良心、名誉等等),但它们可以被其占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因此,无价值的物品在形式上也可以具有价格,不过只是一种虚幻的价格形式而已,这种虚幻的价格形式掩盖了实在的价值关系。

二、流通手段

1、商品的形态变化

商品进入交换过程以后,便形成了商品和货币的二重化对立,这种二重化对立实质上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对立的一种外部表现。在这种外部对立中,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和作为交换价值的货币对立着。商品的这些内外部的对立形式,就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实际运动形式。

在这里,马克思举了个织麻布者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交换过程中商品的形态变化:在商品市场上,20码麻布的价格是规定了的,为2磅。一位织麻布者先把20码麻布换成2磅,再用2磅换了一本价格相等的家庭用圣经。

在这一例子中,对于织布者而言,麻布只是价值承担者(无使用价值),被转让出去换取了金(麻布的价值形态),然后又从金这一价值形态被让渡出去,换取了另外一种商品圣经,满足了织布者受教化的需求。可见,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两个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完成的: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形态变化的两个因素同时就是商品占有者的两种行为,一种是卖,把商品换成货币,一种是买,把货币换成商品,这两种行为的统一就是:为买而卖。

因此,商品的交换过程可以简写成以下形式:

商品—货币—商品(W—G—W)

如果我们来考察一个商品在交换过程中的总形态变化,就会发现,即使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上,也包含四个极和三个登场人物。

继续以织麻布者为例。最早与20码麻布对立着的,是作为它价值形态的2磅金,而货币此时还在在别人的口袋里,因此,与商品占有者对立的是货币占有者。20码麻布一旦真正转化为2磅金,2磅金就成为20码麻布的等价形式,这个等价形式的使用价值要通过其它商品(圣经)来实现。可见,作为“W-G”终点的货币,同时是“G-W”的起点。织布者在第一幕是卖家,在第二幕就成了买家,这里又有第三方(圣经占有者)作为卖家同他对立。

总之,商品形态变化的两个相反运动阶段组成了一个循环:商品形式—商品形式的抛弃—商品形式的复归。而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都同其他商品循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货币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表面上看,商品流通的最终结果也是用一种劳动产品换取另一种劳动产品,但是,与直接的产品交换不同,流通过程在使用价值转手后并未结束,货币也并没有在一个商品的形态变化过程结束后消失,而是不断沉淀在商品空出来的流通位置上。例如,在麻布的总形态变化“麻布—货币—圣经”中,先是麻布退出流通,货币补上它的位置,然后是圣经退出流通,货币又补上圣经的位置。

2、货币的流通

商品流通直接赋予了货币的运动形式:不断地离开起点,从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这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表示同一个过程的不断的、单调的重复。这是因为,在“W—G—W”中,第一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的既是商品的运动,也是货币的运动,第二形态变化则只是货币的运动。商品在流通前半段和货币交换位置之后,其使用形态便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此时的商品是包在货币的外皮中来继续流通的后半段过程。因此,流通的连续性完全落在货币身上,对于货币而言,这是同一个过程:不断地同一个又一个商品交换位置。就这样,货币不断使商品离开流通领域,同时不断去占据商品在流通中的位置,从而不断离开自己的起点。因此,虽然货币运动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现,但看起来商品流通反而只是货币运动的结果。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断地在流通领域流动,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究竟有多少货币不断地被流通领域吸收?对此马克思认为,就一定时间内的流通过程来说,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这个规律是普遍适用的。

根据上述公式,流通手段量受到价格、流通的商品量、货币流通速度三大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三大因素可能按不同方向或不同比例变动,因此流通手段量的变化也会出现不同的组合,马克思在此列举了最重要的几种:

①商品价格不变,由于流通商品量↑,或货币流通速度↓,或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流通手段量就会↑。反之则减少。

②商品价格普遍↑,如果商品量的↓和价格的↑保持相同的比例,或者货币流通速度的↑同价格↑保持相同的比例,流通手段量就会不变。如果商品量的↓或货币流通速度的↑比价格↑更加迅速,流通手段量就会↓。

③情况与②所述相反。

3、铸币&价值符号

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货币的铸币形式。由于金币在流通中会受到磨损,金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逐渐开始分离,金在实现商品的价格时不再是该商品的真正等价物了。既然如此,在货币流通中便隐藏着一种可能性,即,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记号或用象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的职能。于是,首先是银记号和铜记号、最后是纸币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需要注意纸币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纸币只有代表金量(金量同其他一切商品量一样,也是价值量),才是价值符号。

那么,为什么金可以用本身没有任何价值的符号来代替呢?事实上,在“W—G—W”这一不断互相转化的商品形态变化过程中,作为商品价值形态的货币,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要素,马上又会被别的商品代替。因此,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有货币的象征存在便足够了。在这里,货币的职能存在可以说吞掉了它的物质存在。当然,货币符号本身需要得到客观的社会公认才有效,纸币是依靠国家的强制流通得到这种公认的。

三、货币

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以外,货币还具有以下职能:

1、货币贮藏

在质的方面,货币是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因为它能直接转化成任何商品;在量的方面,每一个现实的货币额又是有限的。质的无限性和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促使人们不断贮藏货币以占有社会财富。

2、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指的是:一个商品占有者出售他现有的商品,而另一个商品占有者却只是作为货币的代表或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来购买这种商品。当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商品的让渡与商品价值的实现往往在时间上是分离开来的,例如在淘宝上分期付款买iPad。

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也随之发展,为了到期偿还债务,就必须积累货币,由此一来,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形式的货币贮藏增加了,而作为独立的致富形式的货币贮藏则渐渐消失了。

3、世界货币

货币一越出国内流通领域,便失去了在这一领域内获得的价格标准、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方形式,又恢复原来的贵金属块的形式。在国内,只能有一种商品充当货币,但在世界市场上却是双重价值尺度:金和银。世界货币的最主要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