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宝宝学习库122】儿童身高管理原来是这么玩的!
1.
儿童身高管理应该从何时开始?
遗传是影响儿童身高的主要因素吗?
绝大多数足月出生宝宝的身长相差无几,为什么长大后身高相去甚远?
是因为「遗传因素」、「有早长有晚长」、还是我们错过了有效监管、干预宝宝“长个”的最佳时机?
“儿童生长发育是有时间限制的,每一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短跑比赛。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被耽误,主要社会对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不够了解,未及时干预。”
新的《世卫组织儿童生长标准》确认:
“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出生并给予生命最佳开端的儿童,有潜力发育至相同的身高和体重幅度内”。
因此,对宝宝的身高的管理,并不应该是从学龄后、甚至青春期宝宝发育明显落后于其他儿童开始,而是越早越好--从宝宝出生就应该开始。
两岁之前,要求宝宝仰卧位测量,成为身长; 两岁后, 宝宝站立位测量,身为身高。
说到儿童健康管理,小鲤鱼育儿有绝对的发言权:
作为母婴健康领域管理式医疗服务商,我们为母婴用户提供基于健康管理模式的服务。
只要您在小鲤鱼育儿APP中记录宝宝的身高、体重数据,就可以得到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用线性表示宝宝生长发育的趋势,通过“记录--评测--干预--评价”的模式进行宝宝的身高发育管理,及时发现宝宝生长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是我们正在努力推动的事情。
2.
曲线是如何绘制的?
记录=管理吗?
从1997年到2003年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巴西、印度、美国等6个国家的8000多名纯母乳喂养的孩子的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连续的跟踪记录、监测这些婴幼儿的正常发育过程,世卫组织描绘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
通过生长发育曲线的绘制,可以得到宝宝现阶段的发育评测报告与趋势预测。
当然,单纯的单点记录并不能称之为「管理」。但记录确是儿童身高管理的第一步。
要实现管理,需要做到“知己知彼”: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更需要我们「和自己比」,通过对宝宝身高的定期监测,做出科学预测,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趋势。
图中展示了同样月龄、身高基本相同的土豆儿和乖乖的身高发育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土豆虽然出生身长偏矮,但现在发育趋势呈追赶性增长;乖乖虽然出生身高正常,但近两个月身长几乎没有增长,出现了生长发育停滞的状况,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干预。
Ps: 记录宝宝发育数据的建议频率:
0-3个月:每半月测量一次
3-12个月:每月测量一次
大于1岁:每两个月测量一次
3.
如何看懂发育曲线?
正确判断宝宝需要干预的最佳机会点?
如图,我们可以看到,在3%干预线—97%干预线内的区域,都是正常区间。
如果儿童自身的曲线沿着正常区间内的任意一条线平行上升,就表明生长速度正常。
如果曲线突然从一个等级走到低一个等级,就要注意是否有不利因素在干扰孩子的生长。
4.
身高管理这么玩儿!
期望身高与身高管理
身高管理并不是一个记录的“动作”,而是基于记录--评测--干预--反馈一系列环节的完整体系。
在相关报道中,某国内的儿科机构也提出了关于儿童身高管理的探索模式:
某儿科机构关于儿童身高管理的探索模式
“根据儿童的预测身高和期望身高的目标差,对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如营养和运动、睡眠等做出针对性计划,并持续监测跟踪,直至达成3-6个月的阶段性追赶目标”。
基于小鲤鱼近几年的研究和探索,对于儿童身高管理的模式,我们认为,身高管理涉及更多方面的环节:
小鲤鱼育儿对于「儿童身高管理」的理解
1.通过对宝宝之前身高记录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综合分析宝宝的身高发育趋势,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会影响宝宝最终的身高预测。
2.宝宝期望身高的得出,不应该完全是家长的主观想象,而是基于发育曲线的轨迹预测,保健科医生和家长共同确立的。
3.身高管理并不仅聚焦在预测身高与期望身高的目标差,而是从身高的跟踪记录开始,到评估和预测,以及当宝宝发育趋势与预期出现偏差后的干预过程的总和。
对影响儿童身高增长的后天因素干预的最终效果,也要回归到宝宝下一周期的身高发育情况与预测值的比较。
我是马僧一个IT奶爸,我整理了一份价值100元的早教材料,欢迎加我V(marcbro3654)免费领取,朋友圈每日分享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