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
(写在雷锋纪念日之前)
我一直以为,区分人核心的标准是价值观念。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的就是价值观,所谓志同道合,志和道指的也是价值观。
价值观体现人对善恶、是非和轻重缓急的评价。评价的对象很广泛,包括需求、手段、成功、幸福、朋友、婚姻、尊严等等。评价的结果,是对评价对象做出轻重主次之分。这种轻重主次,行成一种思想,从而成为人的思维模式、处事方式和具体言行的心理基础。在面对同样的环境和事物,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做出不同抉择和行为。有人对地位看得很重,有人更加注重工作成就;有人追求成功的喜悦,有人注重努力过程的扎实感觉;对于婚姻,有人追求爱情,有人追求物质条件;有人一生贪图物质的积累,有人毕生追求精神的愉悦。等等等等,都是价值观念不同导致。
价值观来源于世界观,从出生那一刻,人就开始并一直不停地对家庭和社会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在对世界的感知以及和世界之间的互动之中,行成了世界观。由于人出生与生长的环境各不相同,世界观自然也大相径庭。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感知;而价值观,是对这些感知信号进行分析之后所做出的处理命令,人的各种行为都被这种命令支配和制约。一般说来,人步入成年,价值观念确立了,价值体系行程了,就会是根深蒂固的,除非出现足够分量足以触动灵魂的的变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价值观念,会每时每刻地不显山不露水地指导着人的思维和行为。大到人生轨迹的选择,小到一草一木的取舍。
不能简单地把人们的价值观念,区分为好与坏。价值观念,说到底,还是思想范畴。但是这种思想,支配人的言行。当这种思想观念,转变为具体的言行,就会对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产生影响,也就不可避免地与这个世界产生互动,或者融洽或者招致反弹。
人的世界,是人与人的世界。人与人之间,或者和谐,或者冲突。而价值观念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这种冲突,在包容达到极限之后,便有了分道扬镳。冲突加剧,便会演化成争执,乃至于你死我活。
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为谁、为什么。为什么,最终也会归结到为谁。为谁,无非有三种,为他人,为自己,通过为他人曲线为自己。这世上,没有圣人,包括已经被称作圣人的人。或者说,圣人,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人们的追求目标,但这是值得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彻底底的为他人。而,完全彻底底的为自己,也是行不通的。为自己,没有什么可耻的。可耻的是,为了自己,而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雷锋的精神(不是作为生命个体的雷锋),马诺的言论,是比较针锋相对的范例。雷锋牺牲自己的利益,而陶醉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神愉悦;而马诺,宁愿置自己的精神愉悦于不顾,只追求物质刺激带来的感官享受。二者的价值观念,实乃天壤之别。人与人的世界,人与人得共存。
价值观的碰撞,要么有所收敛,要么玉石俱焚。价值观念是立人之本,若想利于不败之地,就不能让价值观横冲直撞。
人与人的价值观念,构成全社会乃至于全世界的价值观念。世界的毁灭,世界观所决定的价值观念,必将是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