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自行车上的超级玛丽
十三岁,准确说,还差三个月十三岁那年,我读初中了。
那年,我是我们村考入县中的四个孩子里的一个。县中学就在一个相距八里的村上。当时,连接村落的还不是水泥路,坑坑洼洼的土路,我一米四的小个儿骑了二八加重,就像超级玛丽,跳哒得那叫一个活泛。
后来,爸爸给我买了一辆二手的二六弯梁小自行车,白色盖瓦,黑色车架,当时我真是高兴的跳起来了,那叫一个爱不释手啊。心气儿极高时,自己还巧手地织了一个座套,一个把套,还是带花边儿的那种,可我就奇怪了,咋现在我就不会织了呢?还花两毛钱买了两包彩色珠子卡在辐条上,骑得慢的时候可以哗啦啦地响,别有风味。当时,放学上学的路上,我放肆的青春可以吸引其他同学羡慕不已的目光!
哈哈,那时候的小心思也是没谁啦!
偶尔一次放学的路上,下起了雨,路上被雨水泡软了的胶泥,瞬间就毫不吝啬地挤满了前后盖瓦,我好像被做成木乃伊的超级玛丽,寸步难行,自行车更是丝毫推不动,我一边使出吃奶的劲儿,推着打撇的小车子,一边哭,眼泪伴着雨水哗哗地流啊!半路遇到来接我的爸爸,他扛起车,我扯着他的后襟,嘤嘤唔唔。那天,妈妈到半夜了还在洗我的泥衣,泥鞋袜……
再后来,我小车子盖瓦的螺丝坏了,一骑起来就呱呱啦啦地响,比那些彩色珠子还响,而那些彩珠子也褪去一身骄傲,灰头土脸的模样,懒散散地在辐条上四散开来。座套和把套也在经历了风雨后,被我丢弃,找寻不到了。上学放学的路上,尽管我努力低调地骑车,可那各种杂乱的声响,还是会吸引来更多的目光,比揿铃铛还招眼招耳朵。我知道,我的那些同学们不再是羡慕的,关系好的大概带点儿同情,一般般的也就只剩了嘲笑。
哈哈,那段儿时间,上下学的路上,一个小个子女生,骑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各处都响的小自行车……
再后来,小自行车后盖瓦彻底掉下来了,爸说这样挺好,下雨不会存泥了。我觉得如释重负,终于可以清净点儿了。我的车子这会儿成了秃尾巴鹌鹑,我也就成了光屁股的超级玛丽!
那年,我读初二下学期了,个子也就在一晃儿间窜过了一米七。妈说,天天骑车子抻开了。这真是我的亲娘啊,好像她还没想起“遗传”这个词来。直到今天,我的个子在我们家是最矮的。
现在人们还是骑自行车,放眼望去,满大街都是鹌鹑,都没有尾巴,不管,大姑娘小伙子屁股撅得都比脑袋还高,就那么撅着蹬得飞快。
我不觉感叹,生活总是比我成长的快,适应了的就是好的,我们终究会融入这个无比变化的社会。
我还是喜欢骑车,普通的捷安特车,稳妥踏实。
注:“超级玛丽”,这个戴着红色帽子身穿蓝色工装的小个子意大利管子工,是日本人宫本茂在1977年加入任天堂电子游戏公司以后发明的。宫本茂既不是程序员也不是技术人员,他是工业设计师,甲壳虫乐队的歌迷,业余园艺爱好者。 “超级玛丽”的名字是宫本茂用任天堂公司在西雅图的库房场地出租人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