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心理与社会

周一围渣男,是否是看客们的过度自我化?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39人  辞爻爻

周一围事件咋呼了许久,“渣男”之冠从去年周一围参演的《创业时代》播出后正式戴上,他与朱丹的此前种种,夫妻俩甜蜜的情话、正常的演技探讨,甚至女儿教育方式的分歧,都被众人强迫的拉入了娱乐圈的“话题”之中,成为看客们的下饭菜。

你我亦是看客之一。只不过,看客与看客之间的素质却在所谓的“第三方评价”中表现得千差万别。

对于任何旁观者来说,任何事件都有起因、初始,经过酝酿,不断发酵,产生高潮,甚至会留有余波,最后终会归于平静,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也不过是说几句话,就事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却从最初的无所谓式的礼貌性静默,忍受煎熬和辱骂,最终变为忍无可忍式的发泄与怒怼,然后事情归于理性,风波渐渐平息。

任何事都起于无,归于无。

大鹏在某本书中,有一段话特别有道理,他说:“任何事情放到你整个人生的长度去看,你会发现,那都是一件小事。”的确,参照企业生命周期,有趣味博士给娱乐圈的事件发展也起名曰“娱乐事件生命周期”,参照周期中各个阶段:事件起因、酝酿发酵、撕逼高潮、风波平息。

周一围渣男,是否是看客们的过度自我化?

很明显,朱丹力挺老公,否认周一围是渣男,这样的事情顺序恰好对应撕逼高潮阶段,大众的理性会在别人的垂死怒吼中,渐渐回归,这是幸,亦是不幸。

周一围渣男,是否是看客们的过度自我化?

纵观周一围渣男事件,看客们对周一围所有的“评价”,无非是从两个角度出发,始终处于“周一围是普通人”和“周一围是公众人物”的自我矛盾中。

周一围是普通人,他是个男人,会犯错。那种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可惜,没有卓伟的出场干预,也无人找到周一围出轨的证据,所以,他曾对自己妻子演技的客观评价便成为了众人的攻击之处。此时,他就像一块皮肤,完美平滑,可惜割开了一个口子,各种细菌便立刻侵入。价值评判多说无益,探究闲言碎语的成因才是关键,那就是看客们的过度自我化。

周一围渣男,是否是看客们的过度自我化?,微博截图

“你心中有什么,看什么便是什么。”疑邻盗斧者总是能找到证据的,就如相信2012是世界末日的人,始终心存疑虑仍不安眠一样。而看客们的过度自我化,也是有应激性和持续性的区别的。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突然受刺激就那么一说,周一围被渣男了;另一个则是可以例举出N+1个理由来证明他周一围就是渣男。

周一围渣男,是否是看客们的过度自我化? 看客们的过度自我化,不仅停留在将周一围视为普通人的角度上,还晃荡在周一围是个公众人物的态度上。

“他是个公众人物,大庭广众之下说妻子演技差,不就是不尊重朱丹吗?”

“他是个公众人物,这点不痛不痒的评论,有什么受不了的啊?”

“他是个公众人物,拿那么多钱,给我们说一下又不会死!”

“要不是在意朱丹,关心朱丹,谁稀罕帮她说话?”

……

公众人物大多数都是演员,演员在古时候,被称“戏子”。

虽然都9102年了,但是,对“戏子”的偏见犹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血脉里。古时候戏子也挣得很多,但是社会地位低下,挣得再多最终也会落得不好的下场,所以,社会大众对戏子多是同情和悲悯。

而现在不同了,“戏子”挣得比大多数人多,不止是钱多,还有名声,社会地位也都一样,他过的比大多数人都好,甚至会有特权,这样“不公平”就需要找到一个与演员职业有关的某点,任由人们发泄,才能使人们感受到心理上的平等。

那一点,就是演员的“隐私”。

演员的“隐私”会满足社会大众娱乐的需要,也会对他们自身事业发展产生助力。有演员说过,“我不在意丑闻,比起丑闻,我更在意自己无人关问。”

这种“隐私”的飞起空穴来风,幕后推手的影子向来很有存在感。不然,你以为杨超越靠哭和美就能上时代影响人物周刊?奶茶妹妹喝杯奶茶的空隙正好被拍摄?哈妮克孜能挤走麦迪娜成为新疆四美?周一围就正常说自己老婆演技差,就被炒了一年?

资本运作在中国社会并不少见,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公众传统意识里隐晦的认为演员地位低下,然而事实正与此相反的矛盾事实;网络幕后的资本运作。这两者都是这场“周一围是渣男”与“朱丹力挺老公,周一围不是渣男”闹剧的根源。

看客们过度自我化,运用淘宝的商品评星标准来说,就是自私程度在三颗星和五颗星范围内;智商程度上下起伏大,甚至会有个别奇异值,整体标准起初在一颗星、两颗星浮动,后期智商回炉,高达四颗半星及以上;而所造成的攻击程度在事件尚未平息之前,甚至平息以后,攻击力仍在三颗星以上,甚至更多。

周一围渣男,是否是看客们的过度自我化?

类似的“隐私”,仍然会出现在公众面前。相关的规律也不会多有改变,即便是某天微博热搜出来“某某影星因承受不住流言而抑郁”的言论,只会被人怀疑炒作,毕竟,公众也会受资本影子“狼来了”的影响。但是,若是“某某影星因承受不住流言而跳楼自杀/烧炭自杀”方能使社会大众会产生一种愧疚心理,但是,围观的看客们太多,这种愧疚心理平均一分,每个人心理还剩下多少愧疚呢?

中国,总是在死了人的时候,流言蜚语方会渐渐平息一些。当又有一番新的“隐私”出现时,看客们便会重现展现活力。

看了《乌合之众》后,我无法否认人的劣根性。人性自私,嫉妒若是主观上无法避免,就只能从客观上着手了。

若是演员的薪资不再是天价,若是我国法律对于侵犯隐私权的惩罚更重一些,在某些荣誉颁发时多关注关注科学家、艰苦劳动者,若是规范影视娱乐资本运作的流程,身为大众的“看客们”理智会不会升高一些?

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好在“周一围渣男”事件已然进入风波平息阶段,看客们的智商回归了,对朱丹、周一围夫妇表示了体谅,个别奇异值可能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那也无妨,多数人的理解,便足够这起事件圆满的消亡了。

愿世界和平,你我安好!

周一围渣男,是否是看客们的过度自我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