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不能好好活着?
18号下午收到一条微信,
李敖死了
霍金过世,纪梵希过世,李敖过世,三月三位名人相继过世,我放下手机看着窗外没有回复,这座小城春日正盛郊外桃红柳绿,雨中的山色苍翠欲滴一片生机勃勃,只是好景不常在,花会落,叶会枯,人会死,这是世态也是常情,由不得谁愿不愿意,接不接受。
看到新闻里的生死会唏嘘,感叹一声生命无常指尖一滑浏览下一帧页面,日子照过不会起什么波澜,除非面临的是至亲至爱的生死病痛坎坷遭遇。
《进化心理学》提及哈密尔顿的经典适合度,自然选择将倾向于保留那些有助于有机体基因得以传递的特质,人类会帮助亲属是因为亲属身上携带有我们的一部分基因拷贝,那我这样理解---------人类对亲人的爱是源自动物本性,尤其母性是典型动物性的,是基因决定的。
那么,这种动物性的情感是很难人为抑制的,于是面对亲人的生死哀乐我们通常不会无动于衷,一遇灾难如遭重创甚至永难复原,比如失独家庭。
小儿出生不久生病,在接到病危通知单时,抱着他坐在隐蔽的楼梯间看着窗外,万念俱灰。如有万一我就陪小小的他一起去吧,那时初为人母比动物还脆弱,凭本能护幼崽一样守着他,看不见其他也想不到其他,食不下咽,内心的痛苦无法排解。
幸得虚惊一场,那之后面对生命中其他琐碎的意外时,能相对平和一些,因为真的“这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少有人走的路》有一段我反复读过: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过:“人要不断学习生存,也要不断学习死亡。”在他看来,人活得越久,历经重生的次数就越多,与此同时,他经历死亡的次数也相应较多。换言之,活得越久,就会经历越多的欢乐和越大的痛苦。
这里的生死又不仅仅是我们的“阳寿”了,是罗兰笔下的“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的生死,这场生死不是一闭眼再也无法挽回的惨烈,是没有尘嚣的,是表面波澜不兴不动声色的,只是潜伏在我们有觉知的每一瞬,不重生,就要遭受异常漫长的煎熬。
李笑来多次提到七年就是一生,总说活了好几辈子了,身体的细胞不断新陈代谢七年后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自己了,最大的区别大概就在思想或者说心灵有没有同时新陈代谢,有没有一次次重生。
以为人母做例,恰好需要一次次重生,甚至没有重生,爱都会是错的。
婴儿期需要的是动物性的母子间的本能,哭了抱,饿了喂,越幼小的孩子越需要满足一切需求,因此孩子心灵和身体的发育才会越完善和健康。
随着孩子长大母亲就要蜕掉本能的爱,不再是护幼崽那种方式的养育了,当母亲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陪伴的方式,不同年龄给与不同的引导,就是在一次次突破自己,在重生,在体会爱的真正本质。
反之,一直停留在婴儿期的养育方式导致的就是新闻里28岁还能活活把自己饿死的后果。
极端例子很少,但层出不穷的悲剧般的亲子关系各种探讨原生家庭的“问题”也在揭示这种重生的必要性,尤其在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若没有清醒的定见,很容易被几篇文章煽动从而焦虑,以致在亲密关系尤其亲子关系中无所适从。
什么年龄段需要的是教导,
什么情况下需要的是尊重,
什么状态下需要的是陪伴,
……
当我们没有清楚的概念和逻辑就理不清当下的处境,就应对不好,就会滋生焦虑、不安、惶恐、无助等情绪,然后日子鸡飞狗跳。
“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也是造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之为‘移情’。”
“我的定义是: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于新的环境。”
M.斯科特.派克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很通俗的用“移情”解释了为什么需要“重生”,当我们持着过去的经验来应对今天的现状,一旦应接不暇错漏百出的时候,重则造成心理疾病,轻则影响我们的生活状态。
当然像大多数心理咨询的案列,个体是并不知道究竟哪一种错误的认知在主导自己的言行,从而导致当下的局面的,我们亦然。
“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我也是在后来突然读懂了泰戈尔的这句诗。
当我们认为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孩子那就是爱的时候,事实不过是那只是我们想要的最好的一切而已,不见得就是孩子想要的最好的,且那对孩子而言也并见得那就是他想要的爱。
这段话有点绕,通俗点讲就是网上那句段子:我喜欢苹果你送我一车梨子,我还不能说你对我不好了。
当我们停留在用过去习得的经验对待今天,就会落到这种局面,期待的方向和现实背道而驰。
于是,我们谈论“重生”,古罗马的哲学家2000多年前就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依然在探讨,因为这些文化层面的思考基因无法传承,只靠每一代人自己习得。
过去物质匮乏,我们习得的经验是给孩子好吃好喝就是最大的爱了,于是很大一部分父母沉湎于自己的工作事业中,可以美名其曰且心安理得的认为是在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是在为孩子付出,然后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很好的父母亲形象。
然而,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而且,一旦错过无法补偿,孩子的生命里会留下永久的缺失,长大后个体需要花费很大的心力自我成长。
同样,陪伴这个词,在过去我们习得的经验里就是“在一起”,于是大言不惭的父母亲更多了,我每天都回家陪孩子吃饭睡觉做作业,我这样的妈妈还要怎样?
至于真正的陪伴,有几位父母是真正了解且真正放在心上,又真正做到了呢?
所以,当我们期待自己做一个真正负责任的母亲,就有必要审视自己的认知是童年习得的过时且有误的经验,还是真正的经验。
我们不得不一次次打破过去的自己,推翻过去不再适用的认知,以期诚实的面对自己,这种审视、反省和重塑想来是相当痛苦的,不然古希腊的哲学家不会用“生、死”来定义。
相反,“假设人生的目标就是逃避痛苦,那你完全可以得过且过,不必寻求精神和意识的发展。”
可偏偏我们大多数的焦虑来自不允许自己“得过且过”,做不到完全逃避“痛苦”,当年龄越大新陈代谢越慢,按之前的生活方式人到中年是会发胖,也会“油腻”的,于是需要锻炼、调整饮食习惯,我敲击键盘一句话三五秒的时间,但期望拥有一副理想的身材,每一天的自律不会很轻松,放纵口腹之欲是本性,有目的的控制自己是人性,于是每一日都有不见硝烟的人性对抗本性之战,而恰恰正是人性在造就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同理,在工作、事业、人际关系、个人成长方面的不断修正以及自我控制,就是一场“生、死”之间的拉扯,没有一劳永逸的“生”,也不会有一劳永逸的“死”。
探索“生”的“人生地图”就需要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方向,一旦以为手握藏宝地图不需要修正的时候,就又会陷入错误的路径。
干脆逃避这些所谓的成长“得过且过”一场吧,可惜心理健康的指标会因此出现偏差,不需要去诊断,自己能觉察得到内心是否真正安宁,甚至现实处境是否真正能“过”。
短短一场生命,总有真正死去的那一天,哪怕如《寻梦环游记》里被人遗忘才是最终的死亡也好,宇宙几十亿年,人类活一场顶多百年,自己真正有觉知的“活着”的时日并不长,若这仅有的几十年生命,还不能清醒自持的好好“活着”,实在对不住这具躯体在繁衍路上一路披荆斩棘得来的“生命”。
春日,大自然又一轮生的机会,借这光景,一起重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