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父母,养不出成大器的孩子(一定注意!)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简单的职业,无需面试、不用考核,就可以上岗;
但也是最难的职业,责任重大,决定若干人的命运,干得不爽不能辞职;
一旦上岗,24小时一分钟不能休息,并且永远没有机会退休。
这个职业的名字叫“家长”。
每一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也有千万种。遗憾的是,有一些爱,却是错的,而我们并不自知。
01趴窝鸡指望金凤凰
前不久朋友小聚,大家都有孩子,就说都带着吧,让孩子们也相互认识认识。大人们忙着聊天的时候,有几个小朋友也嘻嘻哈哈地玩耍了,只有大智的儿子小智自己捧着手机在那里玩游戏,聚精会神好半天都没有抬眼看一下别人。
有个朋友善意地提醒说:“大智,你儿子视力咋样,手机这东西最伤视力了……”。大智好像一下受到了刺激,咬牙切齿地说道:“嗨!一提起他我就来气!你们说说哈,怎么就不能有点出息?!我上学那会儿没好好学,现在后悔啊,我赚点钱都花他身上了,走后门跑关系交高费给他送好学校去了,这又给他买PAD,买钢琴的。可是这熊孩子啊,钢琴学几天就不干了,写作业净给我瞎唬弄,几下划拉完了就看电视,不让看电视就玩手机打游戏!我一说他,他还还嘴‘妈妈都看电视,你也打游戏,我为什么不能!’。啊,你们说说,这孩子是不是反天了,还管起大人来了!”
朋友说:“那你可得好好管管了……”话还没说完,大智就抢着说了“管!咋没管!天天训啊,都不知道揍了他多少回了,就是不长记性!!!”
看到这一幕,差不多可以想象出大智家的状况了,一定是鸡飞狗跳没少折腾。这样的家长,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完成他们过去未完成的事情。自己明明就是一个趴窝鸡,却指望着孩子能变成金凤凰。
你给孩子报辅导班,自己却到处去瞎逛;你让孩子天天弹钢琴,自己却抱着零食刷电视剧;你让孩子去专研奥数题,而自己却在沉迷王者荣耀。不要怪孩子熊了,你自己都不求上进,放弃努力,凭什么指望孩子自然而然长成参天大树?你在家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孩子到外面还能有自信,还能合群吗?家长,你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非常大!我们大部分都算不上成功人士,也成不了圣人和首富,但也要让孩子看到我们的努力和自律,看到我们优秀的素质和品德。
莫言小的时候,家里特别穷,可是他的妈妈点着油灯,为他缝补书包,亲手把那些卷了皮的书本放进去,天天晚上都会一边做事情一边听莫言讲故事。她的妈妈不识字,但是一生勤劳善良,这对莫言的一生影响巨大,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品里,满满地都是对母亲的钦佩和爱。
俞敏洪小的时候,有一次天下暴雨,他妈妈领着他去帮别人家收粮食,结果自己家的粮食来不及收,被雨淋了,他不理解。妈妈说:“你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了他,将来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人家才会来帮你”。这样的价值观就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后来俞敏洪上大学的时候,寝室里的水都是他来打。再后来,当他创办新东方的时候,那些在美国的朋友说冲着他打了四年水这件事,都愿意回来帮他。
所以说,最高境界的陪伴,是“活出孩子钦佩的样子”。因为你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你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就是你的镜子。
02用爱的名义去绑架
单位有个大姐,说儿子要搬出去了,可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儿子非要和她分开。一谈到儿子,大姐总是很骄傲:“你们不知道,在家里,什么都不用他操心,不用他做,我和他爸对他照顾得可仔细了,生怕他吃苦累着了。这才换了新单位,上班又累,要是搬出去了,没人照顾可怎么行?我就不同意,这也是为他好啊!”
“为他好啊!”就是这位大姐的口头禅。小学时,儿子喜欢跳街舞,她说街舞上不了大场面,为他好,就让去学钢琴;高中时,儿子喜欢历史,说要选文科,她说男孩子还是更适合理科,为他好,就让选理科;大学毕业时,儿子说喜欢金融,要去外企,她说外企竞争那么激烈多辛苦,为他好,就给他托关系去了政府部门……
这种“为他好”的爱,其实是假的爱。是用爱的名义去绑架了孩子的自由,束缚了孩子的人生。
马云的父亲,是从事非物质文化曲艺类保护工作的,得过很多奖。每次被问到自己喜欢曲艺是否影响到儿子马云的时候,他说:“我们家有一个原则,各人有各人的事业"。马云曾经在杭州当英语老师,后来辞职了找亲戚朋友借钱去创业,坚决连续两次都失败了,他爸爸从来没有干涉过他,不管儿子做什么决定,都无条件的支持他。如果不是在一个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去改变和创造一个新时代?
所以,一个聪明的家长,不会什么都去包办,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一直把孩子装在自己虚拟的爱的怀抱里。而是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信任他们,支持他们,知道在合适的时候去放手,从孩子的生活中慢慢退出。
03把时间和钱当作是爱
爱孩子,就要多一些时间去陪伴,这句话本没有错,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利用这些陪伴的时间。
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你怕他偷懒,就什么也不干,专门坐在旁边盯着,一边耍手机一边监督,这样是爱吗?
有个爸爸,每次妈妈不在家,他怕孩子哭闹,就把动画片拿出来,零食摆出来,陪着孩子无休止的看电视,这样是爱吗?
爱孩子,就要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让他们能过得更快乐,这句话也没有错,但是更重要的是,钱能买到多少爱?
还有一些家长,成天天忙事业,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为了补偿孩子,要什么买什么,别人有的要买,别人没有的也要买,比品牌,拼面子;
放假了,就给孩子花高价送去高端夏令营冬令营,去美国,去欧洲,游学多个国家,尽情玩耍,这样是爱吗?
你所给予的时间和金钱,在数量上也许是可观的,但是质量上就不一定了,你给的爱,很有可能是毒害。你一直盯着孩子写作业,他可能就无法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你在那里耍手机,他可能就无法专心写作业。你让他长时间看电视,可能就会累坏眼睛。你从小给他的钱越多,他可能就不知道挣钱的艰辛,不懂节俭,欲望越来越膨胀,等长大了,自己的能力无法撑起自己的野心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孩子小的时候,你陪他读绘本,扮演角色;你陪她去抓蝌蚪,记录观察日记;和他一起做他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时间里,爱在流淌。
长大了,有小秘密的时候,你送她一本小清新的日记本,在扉页上亲笔写下你的几句祝福,在这样的小礼物里,爱很绵长。
所以,一个明智的父母,他们追求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质量的陪伴,如何尽可能地去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时光,亲自做一些能打动他的小举动,而不是事后才想起来用别的手段去补偿。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
“家长”这个终身的职业,要想做得好,关键是要知道怎么要正确地爱。不能辞职,不能退休,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合格,尽快把自己“开除”掉吧!抛“开”旧思维,“除”掉坏习惯,让这个职业形象更加光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