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学习的路上(5)

2024-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闲云一鹤

国学精粹高高挂的第二幅是:“中庸之为德也”。

这幅是谁说的呢?

网络老师告诉我,这句也是孔子说的。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等的了!但人们已经长久缺乏这种道德了。”

什么是“中庸”呢?

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中庸是孔子学说的一种最高道德标准。中,折中,无过之也无不及。庸,平常,普通。

从孔子称“中庸”为至德,可见他对这一思想的重视。中庸属于哲学范畴,也是道德行为的高度适度状态,是最高的德行。

中庸是一种高度和谐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却是人们所应当追求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中庸不是和稀泥,而是一种完备美好且没有缺憾的状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