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战争从未改变
-新鲜·不矫情的海外文化瞭望角
-关注走一波-
鲜悦的第3篇文章
书评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呐喊》 作者:曼尼·斯坦伯格
国外畅销经典战争文学作品,近期将在国内首次发售。
作者以自传小说的形式,记录了六年纳粹集中营生涯的真实经历。这是一个有关成长和承诺的故事,一段不该被历史遗忘的记忆.
像我这样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对战争的了解,大概只是来源于各种历史资料和文学艺术作品。所以对我来说,战争有时是无声的控诉,有时是黑白色的记忆,有时是无辜的百姓,有时则是不得不做出选择的士兵。
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一些零散的碎片,但却都在试图向我传达着战争本来的面貌,并且构成战争本来的面貌:或许它从来就是这样一个破碎的世界。
前些时候,诺兰的战争片《敦刻尔克》尚未开映便已获评为年度最佳好评电影。虽然其中是怎样的情节还不得而知,除去导演的名气,能获得这么高的认可,我想,在这部电影中一定有着某种引发共鸣的东西吧。
同样是战争,同样是一段不能被磨灭的经历,或许这本书里也有着同样的共鸣的存在。
如果把时间从现在回拨到1939年的9月,那是曼尼先生所描绘的噩梦。
曼尼·斯坦伯格是一位出生在波兰的犹太人,也是纳粹集中营摧残下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对于一个13岁的犹太少年来说,战争不是波澜壮阔的对决,不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更不是战火纷飞的儿女情长。它把这个还未准备好迎接战争到来的平凡少年所熟知的一切都一分为二,变成了从前和6年的集中营的生涯——《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这是他所知道和经历的战争,一段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同无数受战争迫害的人一样,挣扎求生的故事。
那天拉多姆的天阴霾密布,山雨欲来。那天太阳消失了,我确信它再也不会照耀我们了。仿佛一场肆意毁坏城镇的风暴就要来临,只不过那风暴不是风雨,而是炸弹。
之后的事情正如数千万人所见证和深知的那样,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二战从此正式拉开序幕,无数的生灵和土地被卷进这场战争。老人,孩子,士兵,平民,商人,政客…没有人能够从这其中幸免,而当时也没有人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他们唯一知道的大概就只是,之后他们所要面对的是一个从未了解过的恐惧——6年地狱般的集中营摧残。
《呐喊》一书的前半段展现了一幅在波兰拉多姆生活工作的犹太人的浮世绘。战争前,作者的童年,那些父亲的谆谆教诲,母亲的离世,兄弟间的友情,还有那无疾而终的萌芽中的爱情,美好而短暂。
直到纳粹的战火蔓延到这个平静的城市,花香被尸臭取代,欢笑被泪水浸透,友谊被偏见和仇恨淹没,在哭喊悲鸣,枪声毒打谩骂中,一切都化为废墟。
发生的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作为一个亲历者,他所能做的只是把这个陌生的世界展现给那些不曾经历过的人们,而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只有那些发起战争的疯狂独裁者才能明白。
* * *
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些事情只要被记录了下来,那么在它背后也就会有更多的东西被遗漏。在这其中的它们无法被表达,却又真实存在过。
我们如何证明它们发生过呢?
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右翼分子拒绝承认战争中所犯下的那些行为,然而战争的发生却不会因为他们的否认而从历史中消失,战争带来的苦难不会因他们的美化改变,而从战争中萌发出的那些美好的情感和举动也不会因为他们的无视而不复存在。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译者有这样写道:
人类血腥的历史始终伴随着偏见和仇恨,在杀戮的漩涡中浮浮沉沉,犹太民族的坚韧不拔以及对信仰的坚持,和全世界深受法西斯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一样,是在废墟中开出的鲜花。
斯坦伯格先生一如当年那个偷听父母谈话,幻想自己能有个小妹妹的男孩子一样,虽然历经苦难,虽然身陷仇恨的泥潭,那颗纯真的心,那对家人的爱和对信仰的坚守是任何纳粹毒气室、焚尸炉和行刑队都抹杀不了的。
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却可以从一个平凡的人中折射出它的全部。或许诺兰正是做到了这点,它是属于我们每个人都值得纪念和尊重的过去。而曼尼先生也告诉了我们同样的事情:
战争从未改变,我们对战争的抗争,对和平的追求也从未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