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心理课:读懂了这6个句子,你也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关注“听见蓝说”,陪你更好地成长为自己。
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前前后后出现数百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可是,通过学习众多的心理学知识和分派,我最认可的还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因为它用最简洁的道理,能够教会人们活在当下,从有限的资源里发展自我,从而获得人生的进步与幸福。
阿德勒对心理学具有重要和持久的影响,他最杰出的贡献便是研究了机体自卑、优越情结、补偿、他者信赖、共同体等理论,对普罗大众有着十分实用的指导意义。
社会学习理论学家朱利安·罗特就曾评价过,说他本人一直钦佩阿德勒对人性的洞见。
下面我总结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我人生影响重大的6句话与你分享,它们曾在我最灰暗的人生时光里,一次又一次地激励我勇往直前,战胜生活的困难,直至迎来幸福的光芒。
现在把它们送给你,希望同样能够帮助到你!
1. 自卑感不是病态,相反,它是常态,能刺激人们努力超越自我。
在我深陷自卑的那段时光里,我一直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自卑。可是,阿德勒却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没必要隐瞒自己的自卑,更没必要为此会感到羞耻。
相反,人在有自卑感的情况下,往往身上有一种强烈的上进之心,就是希望自己能消除这些自卑感。结果,他在企图消除自卑的过程中,也逐渐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现在的我慢慢变得自信,能做到很好地接纳了自己,就是我不再害怕谈论令自己感到自卑的部分,因为我明白,这是可以让我人生变得更好的动力来源。
2. 努力装作强大,不如努力变得强大。
自从有了微博和朋友圈,越来越多的人活在被人关注的假想里。当他们习惯把美化的图片发布上去,把修饰过的生活状态分享出来,获得了一些关注和点赞后,就以为自己当真很优秀。
殊不知,当这种假象引导一个人的生活时,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在阿德勒看来,这类人身上有着某种“优越情结”。而所谓的优越情结,指的是为了掩饰自卑感,刻意让自己看起来很强大、卓越、能干。
好比一个人本身长得矮小,可是却要带头走在面前,装作比其他人更高大的样子。归根到底,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恰恰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他们害怕真正的自己“无能、不被人爱”。
我认识一个姑娘,她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理想的工作,于是每个月靠着男朋友给的生活费,经常约朋友吃喝玩乐,把朋友圈塑造成一个有钱又积极的状态。
曾几何时我也认为她是人生的赢家,可是私下接触几回才发现,她正在为找工作的事情心急如焚,焦虑不安。可是当她习惯了被“圈养”的生活后,又失去了靠自己奋斗的动力。
在原本最该努力的年轻岁月里,却因为努力假装强大和优秀,失去了真正让自己变强大的机会。
所以,请永远记住一这句话:
“如果你想要获得持续的掌声,请先放弃眼前的虚荣。”
3. 孤独者与人群格格不入,总是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过去,我是一个人际关系特别差的人,不爱社交、对朋友也挑剔。如果在交往过程中,发现某个人说了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话,我就在内心给这个人判死刑,从此不愿再亲近。
再比如,由于强烈的自卑感,我不爱跟长相漂亮的同性交往,总觉得自己站在面容姣好的她们前面,自己变成了一株小草,而我不愿意做小草来衬托她们。
于是,我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内向,可是我的内心却自诩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甚至比他人更有内涵的人。
阿德勒说,人的一切行为都在追求优越,回避自己。而人之所以选择自我孤立,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受到伤害”。
反思我过去在社交上的行为,正是一种为了“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回避和防御方式。只可惜,这种方式是消极的。
拥有像我过去这样的心理状态的人并不少。前段时间就有读者在我文章下面提问,说自己无法融入社交,但却感觉自己是特别和高雅的,自己不屑于那些俗人为伍。可自己在现实生活里又很苦恼,觉得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圈子。
对此种现象,阿德勒将这些远离人群的感情称作是“孤独与自我陶醉”。并且阿德勒认为,拥有勇气的人看起来往往很普通,而缺乏勇气的人总是想彰显自己的特别。
所以,如果你在生活里感到孤独,那就摘下防御的面具吧,拿出勇气来拥抱人群,做一个普通实则睿智的快乐之人。
4. 以弱小为借口来逃避本来该面对的事,这是人生的谎言,表面上的因果论。
在阿德勒的著作里,我读到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在十几岁的时候为口吃的问题苦恼不已,于是他找到阿德勒并问他关于治疗口吃的方法。
阿德勒却对他说:“几乎所有人都有口吃,所以不用担心口吃的问题。口吃就口吃也没有办法,但是可以确定一点,你完全可以不拿口吃作为人生的种种借口”。
仔细一下,可不是吗?现实生活里,很多人喜欢抱怨自己没有学历、出身不好、没有颜值、有精神疾病……所以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出路,做什么也没用。
又或者觉得因为父母在童年时伤害了自己,所以长大后自己性格孤僻;因为自己没有才华,所以无法实现人生价值,等等。
这些在阿德勒看来,这些都是“因为A的关系,所以不能B”的因果论,是不愿遭遇失败或受伤而去找的借口,以逃避原本该面对的人生课题。
A可以是遗传、才能、过往的经历、精神疾病等,这些都是表面的因果论。
然而,拥有这些想法的人能逃避得了一时,但逃避不了一世。正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我们每个人生阶段都有要完成的人生课题和心理危机,如果你在原本该完成的阶段没有完成,那么它就会在下一个阶段,提醒你补课。
5.人只有在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会充满勇气。
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迷茫和痛苦,你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什么?因为一个人连自己的存在价值都否认的话,那么他根本无法做好任何事,也没有出去和别人链接的能量。
在我自卑的人生时光里,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没有体面的工作、没有讨人喜欢的长相、更没有平易近人的性格,这样的自己,怎么可能是有价值的呢?
但是后来我明白了,人需要无条件自信,无条件爱自己,无条件相信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只有这样,你内在能量才能喂饱自己,停止向外界索取。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陷入自己是无价值的思维陷阱里,是因为把社会上的一套公认标准往自己身上套,按照上面的标准一一和自己做对比,如果自己不具备上面的标准,就认为自己不完美,缺乏价值。
实质上,人只要活着就有其价值,就算你什么也不做,你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
当然。在阿德勒看来,人的价值感来源还在于贡献感,即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的人有贡献,周围的人都把自己当成同伴。
一旦有了这样的感觉,人就会充满勇气来迎接一切的困难,会觉得自己有能力处理好一切问题。这种充满勇气的感觉,会让人获得对人生的掌控感,从而增强幸福感。
6.所谓共同体的感觉,就是能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喜悦,感受到付出远比收获更快乐。
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主动去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人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经典电影《天使爱美丽》里面的女主角艾米丽,她出生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里,童年在无尽的孤独和寂寞中度过。她的父亲虽是一名医生,可却几乎从不拥抱她。
乃至于当他给艾米丽做身体检查时,艾米丽的心跳加快,被父亲诊断为有心脏病,从此把她关在屋子里,不让她到学校读书。
在她八岁那年,她的母亲被跳楼的游客砸死,于是神经质的父亲更加自闭,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从那以后艾米丽的成长彻底无人问津了,更没有人给予她爱和温暖。
长大后的艾米丽在餐厅做女侍应,有天她在一次意外中发现墙上掉下一个铁盒,装满了小男孩所钟爱的小玩物和许多照片,她费劲心思把铁盒送回到半个世纪前的租客那里,并从此开始了惩恶助善的天使生涯。
她在这个过程当中帮助了很多人,有路上的盲人,二十年不出门的玻璃人老头,遭到丈夫背叛的女房东,悭吝凶恶的果蔬摊主,善良木讷的伙计,咖啡店古怪的客人和卖烟女,当然还有自己的父亲。
于是,原本童年不幸、从未感受过爱的她,在一次又一次帮助他人的经历里重生,成为一个开朗阳光富有爱心的魅力女性,最后还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至爱。
马丁·塞利格曼曾在著作《持续的幸福》提到:“帮助他人是人生低潮最好和最可靠的解药。”
为什么帮助他人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因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一种“共同体”的感觉。而“共同体”正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伟大理论之一,它能够让我们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是一体的,是可以相互信赖的同伴关系。阿德勒甚至说:
共同体的感觉是人类心理健康和幸福的晴雨表,是引导行动方向的星星。
所以,如果你处在人生的黑暗阶段里找不到出路,不妨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挪开,去寻找需要你帮助的人事物。在帮助他人的过程当中,找到困扰自己的人生答案吧,我相信到那时,你的问题会不治而愈。
结语:
《人格心理学》一书写到,阿德勒对人性的看法比弗洛伊德更充满希望,按照阿德勒的理论,人是独特的,且拥有自由的意志和塑造自身发展的能力,尽管童年经验很重要,但我们不是他们的受害者。
是的。如果说弗洛伊德们的心理学理论是为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服务的,那么阿德勒的思想则是为所有的平民百姓所服务,甚至可以说更愿意为底层的人民作出指导贡献。
另外他的思想,放弃追求原因论,更侧重结果论。把我们从思维的死胡同引入到一条充满希望、有更多自主创造空间的光明大道上。
这正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伟大之处。
因此,希望你能从阿德勒的这门通俗易懂的人生指导课上面,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作者@听见蓝说,心灵成长导师、情感咨询师、写作导师,劈柴喂马,写字修行。成长无止境,愿与你成为同路人。】
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收藏|关注,持续输出优质成长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