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的时间野草诗会国学与传统文化

采蘩新译

2018-04-25  本文已影响39人  黄耶鲁

何处采白蒿?

水塘和池沼。

采白蒿何用?

为公侯养蚕。

何处采白蒿?

山中溪流旁。

采白蒿何用?

送公侯蚕室。

发髻本高挽,

日夜养蚕忙。

至夜已散乱,

急迫是归家。

作品原文

于以采蘩⑴,于沼于沚⑵;于以用之,公侯之事⑶。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⑷;于以用之,公侯之宫⑸。

被之僮僮⑹,夙夜在公⑺;被之祁祁⑻,薄言还归⑼。

词句注释

⑴于以:问词,往哪儿。一说语助。蘩(fán):白蒿。生彼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

⑵沼:沼泽。沚(zhǐ):《说文》:“小渚曰沚。”这里用为水中的小块陆地之意。

⑶事:此指祭祀。

⑷涧:山夹水也。山间流水的小沟。

⑸宫:大的房子;汉代以后才专指皇宫。

⑹被(bì):同“髲”。首饰,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一说这里是用为施加之意。《尚书·尧典》:“施加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僮(tóng)僮:首饰盛貌,一说高而蓬松,又说光洁不坏貌。一说这里用为未成年的僮仆、奴婢之意。《说文》:“僮,未冠也。”

⑺夙:早。公:公庙。

⑻祁(qí)祁:形容首饰盛,一说舒迟貌。这里用为众多之意。

⑼薄:这里用为减少之意。归:归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