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百书挑战记录分享橙子学院-30天专注橙长计划

10/30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017-02-11  本文已影响29人  鲍Lynphan

R:(Reading,阅读一个图书片段)

节选自《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

我父亲就是记忆力超群的人。他是我见过的最会引经据典的人,每次都能做到举座皆惊的地步,而且他总是显得举重若轻。终于有一天,我想从刚刚读过的一本书里引用一个精巧的句子来证明我的观点的时候,我突然脑子短路,句子说了一半不到就卡住了,剩下的那一半就跟刚刚放的屁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只弄得前半句像那个屁一样恶臭。

我的窘迫把父亲逗乐了。他想了想,告诉我说,别紧张,把那本书找来,翻到那句话看看。我当时很尴尬,但是,还是照着他说的去做了。等我回到客厅的时候,父亲地给我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说:“打开看看”。这是一个早已记得满满的、并且已经被翻破了的笔记本。打开一看,里面每一页都是各种各样的典故。令我惊奇的是,在每个典故下面,竟然都标记着日期——是他在貌似随意谈话时用了这个典故的日期。当然,除了日期之外,还有很多貌似潦草却信息充分的备注,比如,这则典故、句子、趣闻、轶事、笑话可以说明什么问题,用在什么地方……父亲的那句话,我永远记得——“学东西,就要好好学,不能只学样不学本。”

相信我,很少有人仅凭天生的能力就可以拥有“神奇”的记忆力。别忘了,“遗忘”是我们的自我保护功能。我们必须挣扎着经常整理已经输入大脑的信息,尽量让它们有序地排列起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记笔记。如果,我们忘记了去记笔记,那些信息最终会转存为无序的、难以直接调出的“潜意识”。


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一个人拥有过人的记忆力是练出来的,能经常信手拈来名言名句引经据典的背后,是在笔记方面投入了时间精力,把无序地知识以有序地、肉眼看的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促进思考加深印象。

A1:(Appropriation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出行的时候经常会利用通勤的琐碎时间听有声书,然而听过算数并没有什么卵用,印象并不深刻。相信很多人有听罗胖每天早上60S语音的习惯,可是真正能回想起他昨天、前天、上周、上个月分享的语音内容的人,我想一定不会太多,除非有做笔记。我至今能想起他曾经分享的一段内容,只因为当时出于写文案需要做了笔记,即使不能原话陈述,也能想起大致内容,若要引用原话,翻笔记即可。他的原话是这样的——“真正的学习是把新知识像缝扣子一样,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逼迫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做笔记,也是对新知识的梳理,加深印象。

A2:(Appropriation2,以后我怎么应用

今后多做笔记,有机会多做分享,因为分享必须得做笔记梳理知识结构,能让自己印象深刻,慢慢向好记性靠拢。线下活动分享、简书分享都是很好的做笔记的方式。

还要坚持写日记,这也是笔记,当天的事情,争取当天晚上记录。若实在没空不能全篇记录也应录入几个关键词以供第二天回忆,第二天可凭几个关键词再完善日记。若不记录,第二天回想头一天做过的事情,不但耗精力浪费时间,还有可能回想不起来。隔天都很有可能回想不起来,更何况一周前、一月前、一年前。。。想想更应该坚持写日记写笔记,以有序地形式沉淀下来,供日后思考,有序地调用,有质量的输出,假装拥有个好记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