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场漫长的朝圣
如今无数人背着租来的十字架前往西班牙朝圣,只为了重走耶稣曾经受苦走过的路,如同大昭寺、布达拉宫前磕长头前来的朝圣者。
所以这个世界上,无论的是谁,无论是何种信仰,他们对于内心的执着都是如此的相似。虽然这种信仰可能给予他的是痛苦,但是他们依旧相信这是他们为内心执着所能做的。耶稣大弟子彼得最终也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是如此平静与坦然,因为他已完成了内心的救赎,不会在像之前耶稣被捕前那样对自己崇拜与信仰的耶稣说不认识。此刻的他是如此虔诚,微笑着告别了他受难的日子。
如果一种信仰给你带来了杀戮,可是依旧众人坚定,或许这就是信仰的能量。
历史总是需要去看看的,漫长且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积累,总是需要我们在历史发展的洞察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史观,而任何学科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自身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是认识向哲学的回归。PHD的终极含义也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学科的不断细分,反之又促进了学科间的交互与融合,相辅相成的。而最终对生活的体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更多的更多的是人文与艺术,是人对生活与精神世界的表达。而科学技术这种可以需要量化并需要不断升级打小怪兽的力量则取决于人的创新能力。何来创新能力?当然是我们不可量化的思维世界。从这一点上,人文社会科学似乎比自然科学更高级一点,当然这并不影响自然科学小盆友在我眼里自带美图效果的高大上。
但现实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同学,前途一般不被看好。无论批判还是实证都沉浸在自我与世界的逻辑关系推理中,并不像自然科学具有实物的具象明证,也不具备短时间内成果变现的能力。这样不接地气的领域,会让你跟一个路人解释五分钟都未必能让对方了解你在讲什么,甚至有时候你连自己都无法说服。你很清楚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自己要面临的是什么,因此你需要一个强大的自律与耐得住寂寞的心。
这是一条漫长的修行,不过对于生活来说,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行人?
读书,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固有认知,让我们之前坚信不疑的东西变得犹豫起来。它让你学会严谨,敢于质疑。
读书是一场漫长的朝圣要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让思维始终保持一种流动的状态,善于及时的记录与输出你每一刻的灵感,和这个世界保持最新鲜的互动关系。
世俗追求的财富不过是自我成长的最终结果,当然不单单是指物质财富。不论是为追求学术还是更优裕的生活,吃得了那份苦耐得住那份寂寞,一路坚持向上,不曾放弃没有和生活妥协,即使依旧只是普通人,就已经证明你足够有种。
众生皆苦,众生皆平凡。
“如果一个人拿真正搞学术的劲儿去挣钱,那肯定能成百万富翁。”言犹在耳,让人感动,堪比新华字典1998修订本673页《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当中那句“正能量之王”:“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但为什么总是充斥戾气?
应该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对生活满怀期待不是吗?毕竟时间和现实还没有完全将我们年轻的憧憬摧残。但又为何总是稚嫩的脸上写满沧桑和荒凉,一副看破红尘模样?仅仅只是因为欲赋新词强说愁吗?我看未必。从小我们就生活在这个追逐的世界,追逐父母渴望我们成为的样子,成为优等生;追逐理想主义的幸福,建立家庭;追求社会赋予高度赞誉的成功,拥有财富与光环。可是你有没有问过你自己,你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又可曾看清过自己,了解内心无法妥协的底线?
好像并没有,一直以来我们按照社会价值观传递给我们的目标在寻找,以为那就是我们需要的。或许我们好像一直都不曾知道我们究竟想要什么。就好像你看见一群人在跑,好奇的也跟着大家一起跑,可是为什么跑,没有人回答你。你想要停下来,可是走路的人也跟上来跑,这时候的你会觉得只有跑才是对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在跑,可是大家都这么做总没错吧?或许就是这样,我们从未了解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已经跑了大半,国人性格里的中庸告诉我们不要搞特殊,和大部队保持一致总没有错。
所有盲从的功利都是有限生命体验的不尊重,只有基于对自己内心的功利才是有效价值。对于生活,总是需要一点敬畏的。
越长大越难做自己,可是愈难愈可贵。在内心里为自己坚守一片净土,哪怕很小但很纯粹,请你守护好它,呵护它。你可以将他称之为梦想,也可以将他称之为信仰。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有机会让他飞翔,在终于收获的那一天,迎风微笑,对自己道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