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

如果有“最善意的解释”,阿拉斯加的狗不会被杀

2022-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常乐读书

沟通时有同理心,体会到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可迅速建立信任,增进关系,我们说这样的人情商很高。

但这不是人人能做到的,在有冲突的时候,很难感同身受,那时体会更多的,是自己的感受、委屈、情绪......尤其当我觉得对方触犯了我,或者做出对我不利的事,别说同理心,不冲突、不发怒就是好的。

但如果任由情绪占上风,我们对人对事做出的反应并不妥当。因为情绪主导下的推测不见得是事实,“我以为...”只是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断,对方表象的行动背后可能有其它原因,也许没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在《思维模型》中讲到,增强同理心的其中一个方法,叫“最善意的解释”(most respectful interpretation,简称MRI)。

“最善意的解释”指,任何情况下,你都可以从多个角度解释某人的行为。这个思维模型要求你以最善意的方式解释对方的行为,给人做出“无罪推定”(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年青人结婚,婚后太太难产而死,遗下个孩子。丈夫训练出一只聪明听话的狗,能照顾孩子,会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一天,主人出门,遇大雪,第二天才赶回家,狗闻声出来迎接主人。

他打开房门,看到屋里到处是血,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满口也是血。主人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怒不可遏,拿起刀向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之后,突然听到孩子的声音,见孩子从床下爬出来,孩子虽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再看狗身,腿上的肉没了,在门后发现狼的尸体,嘴里还咬着狗的肉。

原来,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

主人情急之下,以为狗吃了孩子,杀了忠心护主的狗,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如果主人能冷静,能从“善意的解释”推断狗身上的血,不至于把狗杀死。

其实生活中,误会别人或被人误会的事很多,有人说,凡事往好处想,事情或许没那么糟糕,别人也没那么不堪,但往往内心戏足了,判断难免有失偏颇。

周末,媳妇想睡大头觉,结果听见“砰”的一声巨响房门被关上,猛然一惊,知道婆婆出去了,心想婆婆真事儿,大周末睡个大头觉咋了,又不上班。跟老公唠叨,怨声载道,婆婆回来后,媳妇对她爱答不理,还给脸色看,婆婆心想这咋的了,我一天给你们看孩子,又买菜做饭做家务,掉脸子给谁看啊,真是老了招人嫌了吗?越想越伤心,一把鼻涕一把泪在自己房间抽泣。

结果中午饭也懒得做,婆媳俩杠上了。后来老公问妈妈早晨干嘛摔门,嫌媳妇睡懒觉还是啥原因,婆婆纳闷,我没有啊,忽然想起早上出去买菜时,楼道有风,没注意把门砰的关上了,不是有意的。

事情就这么简单,但因为各自主观猜测,把对方想得很不堪,导致婆媳矛盾加深,谁心里都不痛快。

如果我们遇到事情,能分清客观事实和主观臆断,警惕自以为是的推断,是猜测还是事实,生活或许很简单。

心里有疑问的时候,可用“最善意的解释”来推断对方,以最善意的方式解释对方行为,先做“无罪推定”,人与人之间才不会毁坏信任。如果媳妇想到可能是楼道风大带上门的原因,也不会误会婆婆,转而闹矛盾。凡事往好处想,千万别因误会伤害感情,如果你重视彼此间关系,请相信他。

当然,如果心里有想法,可多视角多方向去推断,不局限于不利的方向,只要明白,所有的猜想仅且仅是猜想,不见得是事实,之后再小心确认,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谨防误会他人,造成像阿拉斯加的狗那样不可挽回的损失。

当你觉得同事的做法不能理解,请放下恶意推断,试着从善意出发,也许事情没你想得那么糟糕;当和家人有矛盾,试着从善意出发,也许他另有苦衷;当孩子的行为并非你所期待,请放下担忧和焦虑,向积极的方向,做最善意的解释,才会有正向的引导和鼓励。不恶意揣测,妄下结论,是看重你们关系最好的态度。

信任他人,是种善良和大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